首页 -> 2005年第12期
实现“对话”的途径在哪里
作者:王 君 林 跃 刘占泉
师:一滴泪水?
(生笑)
生:一船泪水!
师:妙!同学们,这就叫作诗了。来,我们来欣赏几句王老师以前的学生的创作。
(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动情朗诵: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船泪水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无数个思念的梦归去。
……
此起彼伏的“万水千山”的诵读声,让课堂由热烈渐趋平和柔美。)
师:冰心奶奶把诗折成了一只纸船,那么同学们,你们又可以把你们的爱折成什么呢?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让它们来表达你们心中的爱吧!
(优美的二胡曲《长相思》响起,依照课件上的仿写要求,学生们埋头创作。)
师:心中有爱就要表达。同学们,用你们最真的情朗诵你们的爱吧!
(学生争先恐后)
生:朋友,当你的窗前泻入一抹轻灵的月光,
不要惊讶,
这是你相隔千里的挚友深情的凝视,
万水千山,
求它带去我的思恋,消散你的孤寂。
生:未名湖,倘若你腹中跃起一条金色的鱼儿,
不要菲薄它浮躁不安,
它是你水底年轻诗人的灵魂,
弹指十年,他在寻找他如诗的青春。
(师生情不自禁共同朗诵其中的精彩篇章,掌声不断,听众席上不少老师的眼里已有晶莹的泪花。)
师:同学们,你们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忍不住想要告诉你们,冰心奶奶的信实际上是我杜撰的,但老师的感动是真的。老师感动于同学们有一颗感受爱、感受诗歌的真诚热烈的童心,更感动于同学们挑战名家、挑战自我的勇气与信心。
亲爱的同学们,
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支很小的彩色小船儿,
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们亲爱的王老师用爱与诗的精魂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美丽你们别样的青春。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下课。多媒体课件上缓缓展示:
诗歌是一泓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泉,
诗歌是一双灿烂了联想与想象的青春翅膀,
诗歌是一个锤炼了千年依旧不朽的语言之梦)
(自评:从赏诗到写诗,第三个教学板块经历了由一个诗歌教学难点向另一个更难点的跨越。成功不是偶然的,阶梯的巧妙搭建、情感的推波助澜点燃了学生创造的激情。其实,每首诗都写得很稚嫩甚至不通顺,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起码我们的学生走进了诗,第一次拥抱了诗!)
后记
在创新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完《纸船》后,一位老师跑上台非常激动地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好课!一封信激活一堂课,一个词点燃一节课。”我非常感谢这位老师对我的鼓励,更感动于她对课的透彻的理解。确实,我的设计初衷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这样的一个课堂:它是民主、自由、开放的,它更是充满真情、充满诗情画意的。冰心奶奶的信叩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而围绕着“万水千山”而展开的朗读、欣赏、创作则自始至终让感性之美与理性之美水乳交融。
其实,《纸船》是一节非常本真的课,最初并非为公开课而设计,更非为了创新而创新。当我第一次面对教材时就有一种直觉: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很近很近的诗,它的价值就在于它一往情深却又并不完美。我的幸运在于:直觉不仅让我找到了“共鸣点”,而且找到了一种适宜的承载方式——现场诗歌评改。
当然,这种直觉来自一种信心,抑或一种理念,那就是我经常跟学生说的:“我就是我,我的观察和见解与众不同。”创新并不玄妙,它就是学生独立地面对文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种青春姿态。真情永远是创新的语文课堂的灵魂。批判和创造就是让学生因为视野的开阔、心灵的丰润、表达的流畅,而越发悲天悯人、善感多思。
反思这堂课,我还重新思考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但在许多时候,形式的反作用力具有极强的塑造力和摧毁力。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印证了《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的一句名言:教师的责任就是动用一切有创意的方法让学生被书本深深吸引。《纸船》一课坚定了我的教学追求: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评点
寻找学习课文的共鸣点和支撑点
学生学习课文,需要教师提供支持,这是毋庸置疑的。以往语文教师辛辛苦苦地讲授、分析、出题、测试,课堂占得满满的,效果却常常不大理想,这种“给”与学生的“得”经常不成比例,许多教学信息流失掉了,很是可惜。原因何在?读了重庆外国语学校王君老师教《纸船》的这篇实录,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语文知识是需要的,可一味地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点”,其作用发挥不出来,近乎无用;教授学习方法是重要的,可这些方法不与阅读、写作的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只得“筌”而不“得鱼”;分析是必要的,可不去深入文章感受内涵、咀嚼文字,多在“结构”“条理”“中心”“写法”这类大的方面指手画脚、浅尝辄止,学生所获甚微;做题也是必要的,可若以烦琐怪异的题海战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凭借,学生则望“海”生畏,怨声载道,语文学习的兴趣、乐趣尽失。
王君老师教《纸船》,要义在于“整合”。这节课兼顾了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内容分析和专项训练等多种要素,符合教学立意的基本指向——寻找学习课文的共鸣点,并在共鸣中一一落实教学目标。具体讲,王君老师将教学立意的焦点确定为:应作者冰心的“邀请”,体味和修改《纸船》的语言。这是本课教学活动的主干,即执教者在自评里所标示的第二个教学板块的“诗歌评改”。此前,在第一个教学板块中带领学生深情地美读课文,为第二板块铺垫。此后,在第三个教学板块中用以往的评改成果作为诱发,过渡到引导学生模仿原作,写一段诗歌,拓展了教学空间,加大了共鸣的强度。
从这里,我们发现了这堂课“整合”中的一些特色:
联系精神生活的实况,使课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假作者的手笔,展示一封来自“天国”的邀请函,请学生动笔修改《纸船》这首诗的语句,这是一个大胆的教学设想。对此我们曾持有疑虑,若是以“假设”的口吻提出修改要求,是不是更稳妥一点呢?从教学实况审视,学生还是认可了这种善意的“欺骗”。课上到最后,王君老师揭开谜底——一封“假”信,引出一段真实的教学经历,激发出真诚的读诗情怀,实现了教师、学生与作者的深情的情感交流。课,因此而“活”了,有生命了,和谐了,感人了。
课涌流出鲜活的生命力,其深层的源泉在哪里?在于教师凭直觉意识到的本课的教学之魂——“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很近很近的诗”,也就是历经岁月的洗礼而依旧炽烈的世间真情,那种依恋至深的母子纯情。若只认识到这一层,未必能上出一节好的“语文”课。找到源泉,这是前提,关键在于如何凭借课文的语言学习,使这一脉深情淙淙地润泽孩子们的心灵,催发他们心田里真情的种子膨胀、生长。语文能力和技能随着这个催发、养育的过程,真实地潜滋暗长。
共鸣须有凭借,这就是《纸船》这首诗。凭借须有支撑点,其“纲”是那个来自天国的邀请及师生的回应。其“目”,应该有几个方面:(1)美读课文,用充满情感的朗读去“鸣”诗人的心声,在美读中慢慢体会一位女儿的湿润幽微的情思,“万水千山”一语的吟哦尤有力度;(2)咀嚼字眼,“抛”与“放”、“舟”与“轮船”、“流”与“飘”、“你”与“您”等词语的比较玩味,非常具体,又非常精彩,往往一词一语牵连着全篇全段,牵动着诗心和诗人之心,牵动着小读者们与诗人之心的交流;(3)改动诗句中的重要词语(“载着……归去”),这实际上类似于一道填空练习题,却处理得情深意厚,诗味盎然;(4)模仿和创作,这是改写的一种特殊形式。
于是,我们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伦理教育课,而是一堂纯正的语文课。正因为课上依照正确的教学方向落实了语言学习的细目,由“诗语”而入“诗心”,由“诗心”而入“人心”——学生的童心经受爱的洗礼,教师年轻的心经受童心的感召,成年与未成年的读者一起感应着来自“天国”的深情瞩望。所谓对话的阅读教学理念期望达到的教学境界,大约就是这个样子吧。
这堂课也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让学生自由命题去创作诗歌,显得散漫了点。能不能启发他们想象:“母亲”如果梦到了这些“纸船”,会有什么感受和反应呢?扣住这个细节安排仿写,可能会更好一点。另外,若再教这一篇课文,我们建议最好还是别生硬地为作者“代笔”写邀请函。可以加上这样一段导语:“如果冰心奶奶得知《纸船》收入语文课本,会说些什么呢?我猜想她可能会发出一封邀请函,请同学们帮助她做这样一件事情——”这样处理,教学路径应该没有太大的背离,效果也会好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