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PK”来了

作者:刘 云




  “超女”大赛曲终人散,但当初与“超女”一词一起走入人们视线的“PK”一词在传媒上丝毫不减当初的火爆,各种报刊新闻标题中“PK”的出现率陡然上升,“PK”无疑是2005年最流行的词语之一。
  “PK”最早来自网络游戏,是英文player killing的缩写,专指在网络游戏中玩家之间的对决。早期网络游戏不支持组队,通常都是单个玩家杀机器人,或者两个玩家之间的单挑。为了将玩家和机器人对杀区别于玩家杀玩家,就将两个玩家之间的对决称为“PK”,就是player killing。与此相对,被游戏中设置的机器人杀掉,就是NK,即NPC killing,这里的NPC主要是魔鬼、妖怪等虚拟敌人(NPC:Non-Player Character,意为“非玩家角色”)。在网络游戏的大部分时间里,玩家都是同“非玩家角色”打斗,只有到了某个特定时刻才与另外的玩家争夺,因此“PK”这个词被专门提炼出来,意指玩家与玩家之间一对一单挑,或者多人组队进行队与队之间对打,结果只有一人或者一队能赢。也有人认为“PK”来自足球里的罚点球,即Penalty Kick的缩写。究竟来自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PK”已经流行开来了。
  “PK”一词在使用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使用范围的扩大。“PK”从网络游戏领域走出后,首先在娱乐新闻中广泛使用。接着,社会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也引入这个时髦词语,甚至严肃的政治领域也不失时机地引入了“PK”一词,如:
  (1)经过三次激烈PK四川副厅公选对象终出炉。(《成都日报》2005年9月5日)
  (2)日众院选举PK大战(《重庆晨报》2005年9月6日)
  (3)沙龙:一次PK的胜利(《北京青年报》2005年10月6日)
  二是语义出现引申。词义扩大的一个主要的途径就是词义引申。最初“PK”指网络游戏中的Player Killing的时候,是一个名词,后来发展出“对决”“决斗”“单挑”“末位淘汰”“抛弃”等义,是动词。例如:
  (4)拒绝垫底渝沈PK(《重庆晚报》2005年8月31日)
  (5)50个城市同台PK嘉兴冲刺国家园林城市(《南湖晚报》2005年9月30日)
  (6)甜甜PK掉小威(《青岛早报》200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