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王 琳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①从“爱心能改变自己和世界”导入,让学生感受爱的力量。
②从分析人物形象导入,让学生带着“巨人在什么时候获得快乐”这个问题进入课文。
③从花园发生的巨大变化导入,让学生将自私带来的不幸、痛苦与爱心带来的美好、欢乐进行对比,认识到爱心的可贵。
2.教学切入点
①从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切入。在理清思路、概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课文内容。
②从分析巨人的形象特点切入,引导学生讨论:巨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身上有什么可贵的品质?
3.品读课文,完成问题
①体会文章语言的精辟处
A.用叠词表现欢乐喜爱之情。如:青草—绿茸茸〓花朵—粉扑扑果实—累累
B.表现巨人急切的心情。如巨人再次看到他所喜爱的小男孩时,“激动”“奔”“急匆匆”。
②体会文章修辞手法的妙处
如表现小鸟儿、树儿、花儿对巨人的自私深表不满:“小鸟便无心唱歌,树儿也忘了开花。有一朵花儿从草中探出头来,看见那个告示后,它对孩子们的遭遇深感同情,于是又把头缩回去,继续睡觉了。”
写雪、霜、风、冰雹在花园里肆虐,写孩子们回到花园后,树儿、鸟儿、花儿对孩子们的欢迎,都采用了拟人手法。
4.学法指导
①梳理脉络法。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并概括各部分内容。
②从课文中找出拟人的语句,领会拟人的妙处,在今后的写作中积极主动地模仿和借鉴。
四、拓展延伸
1.从你的生活中搜集一个关于爱心和自私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看看它们分别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2.把课文中的故事复述给家里的人听。
《蟋蟀在时报广场》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童话,情节设计、形象刻画、语言运用等都颇具功力,主题思想也较前三篇课文复杂。学生学习了前三篇童话故事,已具备了一定的童话知识。将这篇课文放在最后学习,可降低难度。学生学习这篇童话可以初步了解美国的风土人情,了解美国现代都市下层人民和流浪汉的生活状况,了解人性的美好,领悟真挚的友谊能帮助人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驱散心灵上的阴云,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教学中以讲授、讨论为主。对于文章中浓厚的异国情调、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师可深入浅出地加以讲解。
二、教学目标
了解多元文化,感受真情的美好,受到心灵的洗礼。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①从主人公的身份导入。例:前面三篇童话的主人公分别是骆驼、小姑娘和巨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以蟋蟀为主人公的童话,看看蟋蟀的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②从蟋蟀的经历导入。例:城市是投机者和冒险家的乐园,一个乡下人在不经意间一夜成名。他是怎样成名的?成名后有什么感受?一只蟋蟀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一切,让我们走进“蟋蟀的故事”……
2.教学切入点
①从解读曲折动人的情节切入。一场小小的意外就改变了一只蟋蟀的生活与命运,一只生活在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蟋蟀因为贪吃而不小心被挤入野餐盒中,意外地被人带到了纽约时报广场的地铁车站,意外地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意外地一举成名。指导学生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理解文章。
②从分析形象切入。这篇课文热情地歌颂了下层社会人与人之间种种美好的品德。蟋蟀——正直,老鼠——精明,猫儿——宽厚。学生把握了这些形象,也就把握了课文主旨。
3.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本文的学习重点是理解文中塑造的形象的代表性,如老鼠塔克和猫儿哈里是城市流浪汉的缩影,蟋蟀切斯特是在城市中得到发展的乡村歌手的象征,马里奥一家是城市下层的代表。教师要联系当前美国的风土人情,联系美国现代都市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来引导学生。
如何理解获得了巨大成功的蟋蟀切斯特“并不感到快乐”,他怀念故乡,并决心告别都市、重返家乡?作品反映的是现代化大都市生活与田园生活的矛盾,教师可适当点拨,还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一些到城市打工的农民虽经多年也难以融入主流社会)进行深入思考。
4.学法指导
①分析文章中的主要形象。老鼠塔克和猫儿哈里、蟋蟀切斯特、小学生马里奥等形象,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美国什么样的风土人情?他们的经历反映出当代都市下层人民怎样的生活状况?
②摘录课文中有关蟋蟀切斯特发音、唱歌、表演的语句,看看它们有什么特色。
四、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美国风土人情的资料,在班级内与同学交流或者出一期关于美国风土人情的板报。
2.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要求尽量与原作保持一致,包括人称、人物性格、语言风格等;情节发展要合乎逻辑,要完整,要有创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