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拿来主义,我们亲见到的
作者:张夏放
一、在西彻斯特大学听的三次讲座
第一次:主题:由学生决定课程
主讲:布朗博士(Dr.Dave Brown)
这是在西彻斯特大学听的第一次讲座。在具有中世纪城堡风格的教育学院主楼的会议室,我们围着椭圆形桌子坐在一起,15人加上布朗博士和一直帮我们安排研修活动、临时兼作翻译的蔡薇薇博士。这种形式更像一个讨论会(Forum)据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蔡博士讲,美国人的习惯就是坐下来各抒己见,发言、讨论,需要的话举手表决,从小学课堂起就这样了,一直到大学、进研究院,都是如此。
布朗博士的讲座很短,主要介绍一所初级中学进行了26年的一项实验,即由学生决定课程。具体做法是:
在开学第一周,先教学生如何提问(比如让学生明白提问的关键是要问开放性的问题,问题可以涉及任何方面)。布朗博士给我们提供了两组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中有些很有意思,比如关于学生自身的问题有:怎样才能让人们喜欢你?在公众场合表示自己的情感有什么错?为什么我的腿上有那么多的毛?怎样才能得到钱,多少钱会够呢?为什么必须上学校要求的课程?当我毕业后应该在什么地方生活呢?我会永远好看吗?我会在生活中成功吗?等等。关于世界的问题有:为什么人类在破坏环境而不是保护它?第三次世界大战会发生吗?人类复制是件好事吗?为什么有些人具有偏见和歧视?为什么老师要发脾气?当我成年时美国还是这个样子吗?为什么一些青少年吸毒?为什么会有黑社会?为什么要有死刑?为什么政府要隐瞒事实?什么是灵魂?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是怎样产生的?等等。
老师把这些问题挂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经过一个月的讨论,把这些与自己相关的人生问题归类,然后与老师一起决定上哪些课程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关心的问题计有八类:1.个人前途;2.保护环境;3.如何得到世界和平;4.如何挣钱;5.健康和医疗;6.个人是否正常;7.怎样交朋友和约会;8.有关当今和未来的科技问题。学生选定的课程,没有严格的科目界限,几乎都是“交叉学科”。
布朗博士说,进行这项实验,老师首先要相信,在理论上,分科限制了学生学习。然后要明白学生应该学什么,关键要让学生关注思维发展。在思维发展中,几个重要的思维方法要学会,即做决定方法、研究方法、口头交流方法、理解方法等。布朗博士最后强调说,这些交叉学科学生非常喜欢学,有动力学,因为它们能解决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
在我们中小学主要课程和教材基本上还是大一统的“国情”下,美国这所中学的做法太超前了。不过,他们强调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自身成长来进行教育,使人可以看出美国教育“务实”“学以致用”的理念。
第二次:主题:品德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
主讲:鲍令博士(Dr.Boling)
鲍令博士讲的Character Education,大概相当于国内说的“品德教育”,但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更多地注入了一些个性或品质方面的训练和要求。讲座的副题是A Moral Education Movement in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即“美国学校的品德教育运动”,这是针对美国社会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而开展的活动,比如一个多元社会不可避免的价值冲突、急剧增加的道德问题(如暴力)等。她讲的两个关键词是“尊重和责任”(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之所以强调这两点,是因为“尊重和责任”是个人健康发展所必需的、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所必需的、一个更人性化的民主社会所必需的,同时也是维护一个公正、和平的世界所必需的。讲到“尊重”的具体内涵时,鲍令博士说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所有的生命形态和维持这些生态所需的环境”。这样就牵涉到整个生态和环境了。显然,这个要求比我们一般理解的“自尊”“尊重他人”要高一些。
鲍令博士接下来列举了从“尊重和责任”派生出来的个人品德,计有:诚实(honesty)、公正(fairness)、宽容(tolerance)、自律(self-discipline)、同情(compassion)、勇气(courage)、合作(cooperation)等。具体到学校教育中,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品德教育:首先教师要成为一个榜样,要关心学生,做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在教室里形成一种有利于品德发展的气氛;有品德纪律;课堂环境民主;通过相关科目(比如艺术、历史)陶冶情操;学习中相互合作。
在这次讲座中,鲍令博士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公正意识是如何培养起来的:三个孩子,分别是4、9、18岁,现在有六块糖,怎么分配比较“公正”?三个孩子的意见是这样的:4岁的孩子说,六块我都要,别人会让我的;9岁的孩子说,每人两块,但要称一下每块是否重量相等;18岁的则说,按考试成绩好坏,分别拿3、2、1块。从人的成长过程来看,“公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慢慢培养而成的,一般经过如下阶段:1.对个人行为进行奖惩(比如在《木偶奇遇记》中,皮诺曹一说谎话鼻子就会变长);2.行为是否会给个人带来好处;3.行为是否会取悦父母、老师、朋友;4.行为是否合乎法令;5.认识到某些法令也有错,但是会遵守;6.评判甚至改变法令(比如甘地、马丁·路德·金等人)。
第三次:主题:美国人文课本中的性别问题
主讲:孔宝玲博士(Dr.Ailing Kong)
孔宝玲博士讲的课本中的性别问题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很新鲜,因为国内较少有人关注这方面的差异,或者说我们已经习惯了那些不平等的性别差异。现在听人讲出来,不免猛然一惊。
据孔博士介绍,1972年的美国教育修订案中已注意到性别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书中出现的男人和妇女,要一样下厨房做饭、洗碗、修补家用、洗衣、洗车,同样去照料小孩……男人也会和妇女一样胆小、脆弱、对机械不开窍、不讲逻辑……男人也可以是彬彬有礼的,乐于合作、不积极的,或爱干净的。既然在现实生活中,男女都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而在课本中把男女分类描述为‘男子气的’或‘女人气’的,这是在扭曲现实。”所谓的“男子气”常常有这些特点:有探险精神、争强好胜、好争辩、敢说敢做、有竞争性、有主见、不怕冒险、自信等;“女人气”则更多体现为:温柔、好冲动、情绪化、善于养育、容易惊慌、消极服从、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等。
说简单一些,比如在课本所讲的故事中,常常出现的是“好动的男孩”和“安静的女孩”的形象。1972年的一个数据统计清楚地显示了当时的美国课本是如何塑造这种性别形象的:故事主角的比例,男性占46%,女性只有15%;安静的女孩形象占72%,好动的男孩形象占70%,与此同时,安静的男孩只有28%,好动的女孩只有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