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蒋祖霞 康剑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生来就向往温暖与关爱,但往往又不得不生活在隔膜与孤独之中。《心声》就写了这样一个生活在孤独之中渴望交流和理解的心灵,让我们听听作品中主要人物李京京的心声吧。
(二)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了解故事。
对李京京、程老师、赵小桢三个人物的语气、情感的把握是重点。请学生读后说说自己的理解。
2.人物分析,问题探究。
阅读文章,然后说说你对李京京和程老师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理解。结合文章具体句子探究:
(1)为什么李京京能读出《凡卡》的真切情感,而赵小桢不能。
(2)程老师开始不让李京京读课文,后来“只好”让他读,最后用“发颤”的声音请他把课文全部读完。说说程老师的内心活动。
(3)品析“心声”的内涵:李京京“想朗读课文”,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者同时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
3.语言品味,细节揣摩。
(1)抓住传神的动词品味:
这个故事他喜欢极了。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凡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
京京刚走出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就从背后追了上来。
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
(2)抓住人物细节描写分析:
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课上要求大家有表情地朗读,大家把讲义拿出来。”
程老师有点慌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
(三)重点难点突破
1.情节安排:双线展开。
李京京一心想朗读课文的愿望与李京京的生活经历双线交织,情节发展推进巧妙。作者安排回家路上李京京读课文、回忆往事,一方面解开上文李京京渴望朗读课文的悬念,另一方面为下文李京京朗读课文时涌出眼泪作铺垫。虚实相间,角度多变,感染力强。插叙手法与心理描写相结合,有助于全面了解人物形象。
2.细节描写:细腻丰富。
细腻的描写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路历程,也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体现出作者情节构思的巧妙:极尽蓄势之能事,势愈高,则爆发愈烈,感染力愈强。
(1)公开课前,程老师布置朗读任务时,李京京“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结结巴巴地说”。
(2)回家路上,路过一片小树林时,李京京“忍不住……轻轻地念出声来”“咽了一口唾沫,把讲义举在面前,终于大声地从头念了起来”“心里难受极了”。
(3)第二天放学后,听赵小桢练习朗读时,李京京听着,“在心里说,不是这样的”,京京终于叫出来:“不是这样的!”当赵小桢惊讶地质问并和其他同学一起奚落他时,他“有点儿发窘”“嘟嘟囔囔地说”“红着脸,固执地嘟囔着”“委委屈屈地离开教室”。
(4)公开课上,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时,李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其他如:“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这也是张力很大的一段,可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3.作品主题:小中见大。
例如开头的描写:“大家都下课了,就是他们班还不下课。程老师总喜欢拖那么几分钟,好像这样就能让全班都考一百分似的。”读到这句话,你有何感想?“好像……似的”,作者的不以为然尽在其中。
公开课进行时:“林蓉从容不迫地朗诵了第一段。她读得很流畅,很清楚,程老师满意极了,连连点头,眉里眼里都是笑。”这也是一段纯客观的描写,但内容丰富,可以引发我们很多联想。
四、拓展延伸
1.阅读黄蓓佳的其他小说,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
2.以“公开课后”为题,发挥想象为课文续写,描写作品中人物的变化。
《勇气》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文叙述的是二战战场上普通人的人性之美,读之让人肃然起敬,在思想上、创作技巧上都能给学生许多教益。应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描写的精细处品读、交流,在阅读中体悟文中所描写的两种勇气之美。
二、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了解二战知识、诺曼底登陆知识。
(二)导入新课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是说当面临正义和死亡威胁的选择时,高贵的人能做到“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等就是这些人的代表。“生”无疑是美好的,“死”是人的本能要抗拒的。面对生与死、自己的丈夫与一个陌生人,一位普通的法国农妇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抉择。《勇气》这则故事发生在国外,故事主人公是很普通的妇女,但她的形象、精神同样震撼人心。
(三)读后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构思特点、细致的描写、启人心智的哲思等角度谈感想。
1.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构思。
2.揣摩下面几句描写的内涵。
(1)“哦,当然啦。”“哦,当然啦。快!”说说这两句的相同和不同。
(2)“她没有向她的丈夫的尸体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这位法国妇女为什么不看自己的丈夫?
(3)“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因为拯救美国伞兵,她失去了丈夫,为什么却被认为是“幸福的人”?她信仰的是什么?
3.开口小,挖掘深。
这篇小说写战争中的人性之美,这类作品容易大而空,本文作者避重就轻,没有描写硝烟弥漫的主战场,也没有写正义之师如何势如破竹,节节胜利,而是选择了诺曼底登陆的前一天,从一位普通战士的遭遇着笔。出人意料的人物、出人意料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局,表现了战争中的人性美——让侵略者无法理解的勇气。作者挖掘别人未曾留意的思想内涵、生活内涵、审美内涵,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如同莫泊桑的《羊脂球》、都德的《最后一课》。
(四)问题探讨
1.围绕题目讨论“勇气”在文中的含义。
2.探究小说在人物描写上的匠心。
法国妇女是本文的主人公,作者对她使用的笔墨却比较少。作者抓住特定环境下法国妇女的言行进行刻画,她的两句话简洁有力,掷地有声,令人震撼。
3.揣摩作者叙事语言。
通观全篇,作者用语平静,没有太多的渲染和议论,因为作者要追求一种纪实的风格。既然故事本身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一切雕琢、渲染反倒显得多余和做作了。倒不如把故事“本色”地呈现给读者,让读者直接去感受。
4.品味小说结尾。
小说结尾没有像对题目“勇气”进行解说一样,给人一种明晰的答案,而是让读者自己根据作品设置的特定情境去寻找答案,这样结尾,使得小说更具艺术魅力。
三、拓展延伸
阅读美国作家奥莱尔的《在柏林》,加深对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品的了解,同时感受“小作品”的“大力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