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成 浩 刘红霞 赵东晓 田道源 李 波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四篇课文皆为书信。九年级学生对书信已有不同程度的接触。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发展,书信的重要性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淡化,在学生心目中日趋弱化。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书信中的上品,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阅读课文,明了书信的格式及行文特点,认识书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学习运用书信正确地表达思想。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整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唯一的书信单元,既有政治生活领域的交流,也有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沟通。作者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运用了不同风格的语言来交流思想感情。每封信都情理交融,言辞恳切,文笔生动,富有感染力。
  教学时可把篇目顺序作适当调整:把引导孩子成长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先教,把与民族大义有关的两篇放在一块后教。这一方面是对书信反映内容的归类处理,另一方面便于激发学生情感,易于学生接受。
  
  三、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写作的一般特点,运用书信交流思想。
  2.学习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交流方式,体会作者准确而得体的表达,品味不同风格的语言。
  3.深入理解书信内涵,吸取思想营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和民族观。
  四、课时分配
  《给女儿的信》《给儿子的一封信》各用1课时,《致蒋经国先生信》《给巴特勒的信》各用2课时。
  (山东省邹平县教育局教研室 成 浩)
  
  《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文是通过书信解答疑难。作者运用童话巧妙地解决了“爱情是什么”的问题。宜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的方式,于自主探究中认识“什么是爱情”,感受父亲对女儿的爱。
  
  二、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及语段。
  2.通过比较阅读,认识本文运用童话来解答问题的妙处。
  3.结合学生实际,借助文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同学们的日记中,我了解到大家对一个问题比较敏感,想了解它、认识它却又羞于提及它,它就是爱情。到底什么是爱情,我们应怎样对待它?今天我们就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二)自由阅读交流感受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教师予以引导、梳理:
  1.初步了解什么是爱情。
  2.理清文章的思路:以上帝三次来人间的不同发现,步步深入揭示爱情的内涵。
  3.文章是用童话的方式来阐释问题的。
  (三)赏析与质疑
  以童话部分为重点赏析质疑部分,细读课文,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予以引导,以文中的具体语句为抓手进行赏析与解疑。
  教师准备深入挖掘的问题(学生提出最好,提不出的,可由学生相关的问题引出):
  1.“爱情”“忠诚”“心头的记忆”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2.文中写上帝对爱情的态度对揭示爱情的内涵有什么作用?
  这正说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不因时间的推移而褪色、不因爱人的离去而消失的、最神圣、最美丽的一种情感。爱情高于上帝!
  3.用童话的方式解释爱情有何妙处?(此处可与《给儿子的一封信》比较阅读)
  书信的交流一定要注意对象。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作者向自己14岁的女儿谈及爱情这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时,选用了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讲故事的方式。
  
  四、拓展延伸
  1.补充舒婷的《致橡树》,丰富对爱情内涵的认识。
  2.以“爱情是”的格式写一组句子,写出自己对爱情的理解。
  3.课下搜集阅读作者给女儿的另外两封谈爱情的信。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刘红霞)
  
  《给儿子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文是素有“文学将军”之称的当代作家刘亚洲写给14岁儿子的一封信。文笔深邃博约,信中谈到的事例以及精辟的语言富含人生哲理。教学本文应以学生品味感悟为主,引导学生由感性体悟升华到理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
  感受书信语言表情达意的魅力,品味经典语言富含的深意,领会字里行间的父爱。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今天老师要说: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说。下面我们听一听当代作家刘亚洲对14岁的儿子说的一番话。
  (二)整体把握
  1.从学生的阅读感受入手。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回答:“你从文中读出了什么?”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补充,然后理出中心问题将课堂引向深入。例如:“信中的父爱是理智的,既有对儿子优点的欣赏,又有对儿子的希冀。那么,父亲希望儿子具备怎样的人生品质呢?这对你有何启示?”
  2.从评价人物入手。
  读过信后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这又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3.从问题入手。
  读课文,记下自己的问题。师生先将问题归类,然后抓住关键问题深入探讨。
  (三)品味经典,感悟人生
  选择触动心灵的哲语或事例,从语文的角度赏析点评,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得到的启迪。
  (四)质疑
  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如学生提不出,教师可抛出自己的问题:
  1.作者曾倚马万言,为何给儿子写信却下笔“有如千斤”?
  2.如何理解父亲所说的“平民思想”?
  
  四、拓展延伸
  1.胖胖读到信后会想什么?以第一人称说一段“真情告白”。
  2.经典书信浓缩人生精华,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除课文之外你还知道哪些?
  3.教师推荐:诸葛亮的《诫子书》。
  (山东省邹平县中兴初中赵东晓)
  
  《致蒋经国先生信》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致蒋经国先生信》是一篇情真意切、微言大义、促进国家民族和平统一进程的公开信,它将书信的作用及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学习此文,须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书信内容,体会融兄弟情义与民族大义于一体的表情达意的特点。因为作者以文言写成,所以要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充分自读,并搜集相关背景材料,以更好地理解文意。教学时可就作者为什么用文言成文设疑,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
  
  二、教学目标
  1.领会书信写作的一般特点,品味本文微言大义,恰当得体的语言。
  2.体味作者情感的真挚与说理的严谨。
  3.增强统一中华、爱国兴邦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共逐渐调整了对台方针政策,由过去强调武力解放台湾改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并大力倡导加强两岸人民往来,通过政治谈判实现国家统一。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父亲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自己“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很快,中共方面就作出了反应。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给蒋经国发出公开信,刊发在7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出乎台湾当局的意料,引起海内外瞩目。这封信为何要由廖承志来写?请大家在阅读中思考。
  (二)整体感知
  1.从学生的感受或疑问入手。
  读罢此信,你有何深刻感受或疑问?
  引导学生明确此信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目的:此信旨在规劝蒋经国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
  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世界和平所需;两党合作,基础良好,于党于国有利;蒋经国亦可忠孝两全。
  2.从理性推理的逻辑力量和兄弟情民族情的感染力量入手。
  作者对蒋经国有鼓励,也有反驳,哪些是鼓励,哪些是反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