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琵琶行(并序)》教学案例

作者:孙晋诺




  第二课时
  师:俗语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堂堂司马,一代文豪白居易为何“泣”下最多,竟至于“青衫湿”?
  冷静:泪,是心灵最好的释放。白居易用泪挥洒着心中的万千思绪。感伤离别之泪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而流;孤寂凄凉之泪因“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而流;哀怨愁苦之泪为“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而流;怜悯感动之泪为“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而流。泪,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抒发了同病相怜的真挚情感。白居易的泪为琵琶女而流,为江山社稷而流,更为自己的人生而流。
  (话音一落,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
  师:我因我的学生而骄傲(生笑),冷静同学观照全篇,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泣”字作了全方位的阐释,且理解准确,语言表达富有文采,令人赞叹。请冷静同学再慢一些重复一遍,让全体同学把她关注到的诗句画下来,并把关键词语标在一边。
  (学生听记)
  师:读诗如品茶,细斟慢酌兴味长。冷静同学说作者“感伤离别之泪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而流”,你能感受到这儿的离别的感伤吗?
  刘娟:一个“惨”字有一种凄凉欲哭的感觉,而“茫茫江浸月”的情景则让人觉得朋友马上要分别了,心里空落落的,犹如这一望无际的江面,令人茫然、迷惘。
  师:啊,听了你的解释我真的想掉泪了,这两句诗蕴涵着——欲哭之情、迷惘之态。(板书)这小节诗里还有伤离别的情景吗?
  高玉舒:有,“浔阳江头夜送客”,夜里送客就有一种悲凉感,再加上“瑟瑟”的风声就尤其让人感伤了。
  师:这儿作者塑造了一种悲凉的离别氛围——悲凉之感,(板书)那“举酒欲饮无管弦”说明了什么呢?
  生:寂寞。
  师:这儿还有一股——落寞之意。(板书)老师把这一条原因概括为:触动于秋江月夜的离情别绪。(板书)
  短短的几句诗里却蕴涵着悲凉之感、落寞之意、欲哭之情、迷惘之态,怪不得一读开头就弥漫着泪光的影子,请冯云珠同学给大家读出这种诗意之美来。
  (该生读得低沉有味)
  师:哪位同学再来谈一谈你的对话结果?
  李冉:白居易为什么哭呢?试想一下自己,我们伤心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显露给别人看,但两种人除外,一种是知心好友,另一种是陌生的知己,而琵琶女恰属后者。其次,我们可将他们的身世作一对比,琵琶女天生聪慧,“十三学得琵琶成”,妙龄时期更是“曲罢曾教善才服,……一曲红绡不知数”;她的弹奏技艺的确高超,从第二段的琴声描绘可知。当年她在长安城红极一时,而现在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从红遍长安到无人问津,这怎能不让一个琵琶才女伤心呢?白居易恰与其相似,他16岁写出传世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29岁中进士,又进翰林院,天资极高,事业极盛,但却仅仅因为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一再遭贬,犹如眨眼之间从山颠坠入万丈深渊。此时他恐怕也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吧,不然也不会“往往取酒还独倾”,所以白居易说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就不真实。他真的恬然了吗?不,恰好相反,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恬然”,都已事隔两年,又怎么会“青衫湿”呢?痛的最高境界是“无声”。
  白居易内心对这个事实是无法接受的,不然也不会“卧病”,不会有“黄芦”“苦竹”“杜鹃啼血猿哀鸣”,这一切都真实地写出了他内心的痛苦。他用“恬然”来伪装自己,他表面上越是恬然,内心实际上越是痛苦,这才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然而那如他的身世一样凄凉的京都琵琶声让他的自我保护系统彻底瘫痪了,让他们“主人忘归客不发”,让他再也忍不住而将内心憋了两年的愁苦一次涌出。
  (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老师也不禁为之激动不已,停息半分钟,让学生在激动中平静,给自己留有一个整理思路的机会。)
  师:(用激昂的语调)我为我的学生而自豪!我认为李冉同学的发言就是一篇精致的鉴赏美文,请大家先概括一下她的主要观点。
  刘超:首先他是为一个陌生知己而泣,其次是他与琵琶女命运相同,琵琶女唤起他掩藏在心底的悲伤,他因此哭泣。
  师:你听得很准确,结论明确清楚。我们要向李冉同学学习的不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她读书的思维路径。她的回答表现出四大特色:把篇中的小序与诗歌联系起来阅读,意义理解更完整;结合原诗及老师提供的背景材料把白居易与琵琶女的人生际遇联系起来对比考察,遵循了知人论世的读书规则,准确地把握了这首诗的表达方式及主旨;把白居易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统一起来,分清了作品中的虚与实、表与里;恰当地引用诗句使表达如行云流水。
  师:结合李冉同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把白居易“泣”之最多的原因归纳为——悲悯于坎坷一生的天涯歌女,痛心于谪居生活的坎坷多难。(板书)下面让我们一起读一下诗的第三、四节,体会这两种情感。
  (学生读书)
  师:请继续发表见解。
  侯茹:我认为白居易之“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作者被贬居浔阳,“终岁不闻丝竹声”,旦暮“杜鹃啼血猿哀鸣”,而山歌与村笛又“呕哑嘲哳难为听”,这种生活对于喜爱音乐如狂,认为“一声传耳里,万事离心中”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深深的折磨,给他被贬之后的抑郁心情雪上加霜。这里没有音乐陪伴他,没有人理解他,于是诗人只有“取酒还独倾”,面对春江花朝秋月夜独自感伤。就在这时,琵琶女出现了,她的琵琶声使诗人“如听仙乐耳暂明”,给作者带来了他渴盼已久的、难得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琵琶女的身世让作者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可能原以为没有人会比自己更不幸,没有人能懂自己的痛,自己就像被上苍和社会抛弃了一样。就在他心情极度压抑的时候,琵琶女给了他安慰和希望,所以他情不自禁用哭来诠释心中的感动。
  师:请同学们说说侯茹同学是从哪些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的?
  刘芳:从白居易对音乐的喜爱及人生命运这两个角度。
  师:白居易确实喜爱音乐,正如侯茹同学所引的他的诗“一声传耳里,万事离心中”。白居易不仅喜欢听,他还善于演奏音乐,比如他的《朝课》一诗中有这样几句:“小亭中何有?素琴对黄卷。蕊珠讽数篇,秋思弹一遍。从容朝课毕,方与客相见。”(板书)他每天把弹琴当做一必做的课业,因此,他具有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他的《琵琶行》也被称为“千古第一音乐诗”。那么诗中什么地方能表现出侯茹同学所说的“给他带来了他渴盼已久的、难得的享受”,以至于“泣下沾襟”呢?这首诗真的能被称为“千古第一音乐诗”吗?请大家思考讨论。
  李育:从第二段对弹奏琵琶的描写可以看出。他写弹琵琶的过程抑扬顿挫、形象生动。
  师:你用了两个非常专业的词语。哪句是“扬”?
  李育:“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
  师:哪句是“抑”呢?
  李育:“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
  师:哪句是“顿挫”?
  李育:“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师:你对这段琵琶曲的旋律描写把握得非常准确。“形象生动”又从何而言?
  李育:他用了很多比喻来写琵琶声,比如“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莺语滑、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如裂帛”,让人觉得非常逼真。
  师:李育同学对这段音乐描写的感受细腻深刻。白居易一辈子写了三千多首诗,有关音乐的有几百首,他还写过这样的诗句:“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五弦》)“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泻玉盘千万声。”(《五弦弹》)(板书)两相比较,哪里写得更好呢?
  生(纷纷说):《琵琶行》上写得好,那还用说?
  师:为什么?要言之有据。
  刘抗:“大声粗若散”“小声细欲绝”都是直接说出来,不如“嘈嘈”“切切”像是听见一样;“鬼神语”不如“私语”有一种温存缠绵的感觉。
  高源:“冰泄玉盘千万声”,冰泄在玉盘上声音很刺耳,应该是“哗啦哗啦”的声音,不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那么优美动听。
  师:是啊,同学们体会极深,这几句都是作者先前写的,无论在喻体的使用还是声音的摹写上都无法与《琵琶行》相比,“千古第一音乐诗”可谓名不虚传。那么,仅仅是因为琵琶女的技艺太高超了,他被这种音乐陶醉了,为这种美妙的声音而“泣”?
  (课堂沉静,学生沉思。)
  师:请冯云珠同学说说你的理解。
  冯云珠:琵琶声里含着情,前面说了“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意”。
  师:你能读出这一曲琵琶里的“平生不得意”的内涵吗?试着与他们的人生轨迹连起来思考。
  冯云珠:前面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间关莺语花底滑”是非常欢快的调子,这跟琵琶女和白居易年轻时人生得意的情况相似;后来“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好像他们的人生到了低谷,遇到了艰难坎坷;而最后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好像在发泄心中的怨恨。
  师:是啊,这曲琵琶不是用来消遣的,其中饱含着由得意到失意到对不平命运的呐喊,因此才使命途多舛的白居易泣下沾襟。原来他还——感动于蕴涵命运的一首琵琶曲。(板书)你给大家读一下这十四句描写音乐的诗句,注意体现“平生不得意”的情感。
  (读得抑扬顿挫,富有情韵。同学们掌声鼓励。)
  师:依据板书结合冷静同学的发言,归纳泣湿青衫的原因,并总结从不同角度读书的方法。
  
  参考资料:
  〔1〕余应源《简说语文教学专业化》,《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6期。
  〔2〕《文史通义·古文十弊》。
  〔3〕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4〕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语文建设》2006年第3期。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