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彭林虹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初三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特殊性:学生在文言文知识与文言文阅读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词汇量还不丰富,阅读能力也尚待提高,文化积累也非常有限,加上文言文自身的特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容易对文言文产生畏难情绪。因此,这一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应该在注重文言知识教学、文言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为学生养成基本的文言阅读能力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升入高中学习文言做好准备。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四篇文言文都是议论性的,在学生掌握相关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应让他们体会文章严密的逻辑性,进而了解古代思想文化的精髓;学习五首诗词时,则要求学生能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诵读中感受意境,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论语〉十则》和《鱼我所欲也》侧重儒家修身道理,老师应结合学生实际,设法让学生理解这些思想,引发他们研读的兴趣。《订鬼》一文,应该使学生大致了解作者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同时,通过对文本逻辑的探究,让学生体会到议论文行文要逻辑严密。《马说》一文,短小、生动,易于成诵,从“食马者”和“被埋没的千里马”的形象入手,既能理清思路,又能体会说理的形象性。另外,还可以把《鱼我所欲也》《马说》与《订鬼》的行文特点作一比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说理风格。贯串课堂的教学主线应该是:文意理解—逻辑分析—文化熏陶。五首诗词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以情感为媒介,了解相关的诗词,增加积累。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抓关键词句整体理解文意。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行文的特点。
  3.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增加积累,提高修养。
  
  四、课时分配
  《〈论语〉十则》2课时,《鱼我所欲也》2课时,《订鬼》与《马说》各1课时,《诗词五首》2课时。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初三学生学习《论语》,不能就文学文,而应从中了解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并以此为依托,关注整部《论语》,以增加文化积累、获得情感熏陶。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仁”的含义,结合自身体验加以阐释。
  2.以文为本适当拓展,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当数孔子。孔子的思想集中表现在《论语》中,它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其中的十则,希望同学们能从中管窥这位圣人的思想精髓。
  2.整体把握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本文有十则,其中八则阐述为人处世的道理。围绕这根线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或文中原词概括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老师通过对话方式和学生一起疏通所讲小节的文意。
  文中提及的“贤”(德行优秀的人)、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士(有抱负的人)具有如下品格:诚实守信,抱负远大,意志坚定,成人之美,行仁道来求得富贵。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
  3.重点难点突破
  (1)怎样才能拥有这些美德呢?
  本文第二则讲得很清楚:看见德行优秀的人就要向他看齐,看见德行不好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第三则还讲了一个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恕”。所以当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时,孔子就说是“恕”,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换位思考”。“恕”是对己,而第一则提到的“忠”则是待人。孔子认为“忠恕”是“爱人”的表现。樊迟问“仁”,孔子则说“爱人”。可见“忠恕”是儒家中心学说“仁”的两个重要方面。
  (2)如何理解“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仁”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他对自己的仁学有着坚强的信念,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有“志士仁人”可以“杀身成仁”。因此,面对一生的追求,曾子就说“任重而道远”。由于有坚定的人生信念,“富与贵”如果不是通过仁道的方式获取,那他就不去拥有,即使贫贱,也能不弃仁道,而“从吾所好”。
  (3)怎样理解第十则?
  第十则的意思学生好理解,但老师要让学生体会到曾点描述的图景是何等的美妙、和谐,这恰恰是孔子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人们知足快乐、自然归真。所以孔子感叹:“我赞赏曾点的说法呀!”
  
  四、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论语》,每位同学找出自己喜爱的2—3则文段讲给班上同学听,老师从中选出十几则,要求学生读懂、背诵。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逻辑严密、气势饱满的议论文。关于课文的论点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也有人认为是“保持本心的重要性”。不管学生赞同哪种观点,都应该让学生了解本文围绕观点行文严密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本文运用排比增强感染力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全文的论证逻辑。
  2.体会排比所形成的论证气势。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如果说孔子的“仁”是指一种内在修养,那么孟子的“义”就是指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孔子对仁学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使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当“义”与生命在人生的天平上等待裁决时,孟子也会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为什么孟子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呢?当“生”与“义”不可同时拥有时,怎样才能做到“舍生取义”呢?现在让我们从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寻找答案。
  2.整体把握
  课文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这一中心观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呢?在第一段中,孟子通过列举一组生活常识,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人们总会选择那些更加重要更有价值的事物。这可以看做全文的大前提。由此推演出一个十分具有说服力的结论:人们如果能够把“义”看得高于“生”,就一定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二、三两段中,孟子从事例和道理上说明了保持“本心”是“舍生取义”的前提条件。
  3.重点难点突破
  进一步理解全文的内在逻辑。
  (1)有的人“舍生取义”,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有灾祸也不躲避。这是从正面讲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假如“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那么就会相反,凡是可以求生的手段,哪一样都可以采用,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事,哪一桩都可以干。这样正反对比就显示出“义”的重要。
  作者强调有人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是因为没有丧失“本心”,这个“本心”在孟子看来就是指人“善的天性”,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以上是道理论证。
  (2)二、三节是事例论证,两种事例形成一种对比。虽然是“一箪食,一豆羹”,但很重要,决定着生死,但有人却不受。而“万钟”虽多,只是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不重要,但有人却接受了。前者重“义”,后者“不辨礼义”,根本原因是一个保持了“本心”,而另一个丧失了“本心”。由此可见“本心”的重要,有了“本心”,人们就会重“义”,社会才能安定。
  
  四、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关于“舍生取义”的诗句、名言或故事。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
  2.在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孟子所讲的“礼”“义”与“仁”的区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