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材

作者:王荣生




  3.阅读最后一段,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然后与周围同学讨论:
  (1)“总之”,是对全文的“总之”,还是对上面段落的“总之”?
  (2)“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这一句与上文中的“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是什么关系?有人说,这一句是对“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的概括,你们的看法呢?鲁迅所说的“拿来”,包不包括“存放”与“毁灭”?
  4.朗读全文。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应用与拓展(略)
   链接
  《杂文的思维与表达——读〈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节选)——钱理群著《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6~70页。(略)
  《关键词语所揭示的生存困境——鲁迅杂文名篇的一种读法》(节选)——钱理群著《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4~55页。(略)
  我们认为,语文教师不是对付教材的。作为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应该面对学生,他备课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研究他的学生、他的课堂,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语文教师的无可替代性,正是由于他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的工作必然带有创造性,也要求具有创造性。当课程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时,当教材转化为活生生的课堂教学时,当一个个学生具体地表现他们的学习状态时,正如数学等学科的教师一样,语文教师也始终有开发“教什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事实上,我国的语文教科书目前远没有发达到急需研究开放性程度的地步。笔者读过的语文教育研究专著和数千篇论文,至今也没有谁认真地研究过语文教材的开放性问题。所谓开放性,很大程度上是语文课程内容研制缺失、语文教科书编撰水准低下的托词。
  
  二、关于语文教学的模糊性
  与语文教材的开放性相关联的,是语文教学的模糊性。模糊性是就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效果来讲的,典型的说法,是“学生上两个月语文课,几乎没什么长进;缺两个月语文课,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我们认为,把模糊性看成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那将导致语文课被取消,将导致语文教师集体下岗。学两个月没长进,两个月不学没损失,这样的语文课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模糊性相对于有效性而言,涉及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语文课的课内所获与课外语文学习的关系问题;第二,语文课实际所学与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构成问题。不断有人这样提问:语文素养的获得主要是靠课外还是课内?谨慎的回答,我想应该是“不知道”,因为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没有关于这方面的任何数据。但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尽管课外的语文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一门课程,学生的语文学习应该主要落实在语文课内,语文课是要教东西的,在语文课里学生是要学东西的。对语文课实际所学与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构成问题,谨慎的回答,我想也是“不知道”,因为也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根据目前的研究,我们知道有些内容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有直接的作用,因而应该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
  语文教学有模糊的一面,有我们至今还未能认识的一面;但是,语文教学也有清晰的一面,也有我们已经认识到如果不学习就会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造成不良影响的一面。在我看来,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的是清晰的部分,而不是无奈地纠缠于模糊的那部分;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就是要不断地把原来模糊的东西变成清晰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原来“不可教”的东西变成“可教”的。
  事实上,我国的语文教学目前也还远没有发展到急需研究模糊性的地步:笔者所读过的语文教育研究专著和数千篇论文,至今也没有谁认真地研究过语文教学的模糊性问题。所谓模糊性,很大程度上是语文教学内容及组织不合理、语文教学研究水准低下的托词。
  学两个月没长进,两个月不学没实质性的损失,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去深入考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究竟在发生什么、何以会发生。比如《拿来主义》,比如《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什么学了没长进、不学没损失呢?我们的研究表明,这是因为在语文课里本来就没有教什么东西,本来就没教多少有用的东西,或者说,教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教了不少没用的乃至似是而非的或明显错误的东西。
  以新闻报道为例。新闻报道向来是语文教材内容之一,落实到教学内容中,则主要是获取事实信息、学习新闻结构、揣摩语句内涵、学习表达技巧。这显然是需要斟酌的。
  提高可读性是新闻报道自身的追求。在长期的实践中,新闻在结构、语句表达以及排版形式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规范,这些规范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新闻“力求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甚至要求“不带一个让14岁智力的人感到迷惑的句子”。〔5〕从这个意义上说,获取新闻报道的事实——关于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情的信息,是不需要在中学语文课特意教的。中学语文课需要教的,是把学生提升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也就是说,在新闻阅读教学中,所谓获取信息,主要不是指报道的事实信息,而是指在报道的叙述中乃至报道的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因此,新闻阅读教学的要点,是要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了解新闻结构是必要的,但了解的目的,不仅仅是明了“引题”“导语”等知识,而且要把明了的知识转化为阅读图式的自觉。过去的新闻教学,基本上是走“为学写而读新闻”的路子,所谓“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又被狭隘地理解为按所读新闻的结构模式学写新闻。把新闻写作当成一个结构模仿的问题,这是十分肤浅的,而且导致了一个很不正确乃至有害的观念:新闻的真实性被简单地理解为表层的真实。我们认为,学习写作从来不是单纯的语言表达问题,学写新闻必须让学生像新闻记者那样去写新闻。为理解而读新闻,与为学写而读新闻,是两种很不相同的阅读方式。
  揣摩语句内涵,在新闻阅读不是一个合理的说法。一方面,新闻报道追求“直达读者”,崇尚简练质朴,一般情况下没有微言大义,因而也不需要揣摩。另一方面,“揣摩语句内涵”在新闻阅读中通常不含褒义色彩,新闻阅读是理性的、分析的,“揣摩”实际上是鉴别,以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一些教材设计了揣摩语句内涵的题目,可能是误把新闻当散文了。这里还有选文的原因。编入教材的新闻作品,往往是打破常规的优秀作品,有的还积淀为经典名篇,阅读这些作品,已超越了日常的报纸阅读,而上升到了名作鉴赏的境界。但新闻毕竟是新闻,鉴赏新闻名作,一般不宜去刻意求索语句的微言大义;有一些看起来有深刻内涵的语句,在新闻作品中应该是可被感觉的,一般也不需要“揣摩”;即使需要“揣摩”的,比如《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的一些语句,也要指出它们在新闻报道中的“独特”、它们对文学笔法的“借鉴”。
  学习表达技巧,实际上是“为学写而读新闻”的延伸,而且把学写扩展为学习表达的技巧。学习表达技巧,是写作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优秀新闻作品鉴赏的一个方面。但是,第一,技巧不仅仅是写法,它不能被简单地还原为章法、句法。“技巧有它自己的位置,它的正确作用是帮助准确传播。”〔6〕所谓好词好句,离开了特定的目的和语境就会变成辞藻的玩弄。第二,所学习的表达技巧要对路。在新闻作品中学习表达技巧,要学习的是其准确而客观的写实技巧,比如使用具体的名词和生动的行为动词,避免滥用形容词,避免滥用大量副词修辞动词,区分报道语言与评论语言,在直接引语和转述中寻求平衡等。一些教材中,学习表达技巧实际上被理解为学习某种写法,而写法又被理解成学生在其“好作文”中可资“应用”的写法。为学写而读新闻与学习“好作文”的表达技巧,是当前中学新闻教学的大误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