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语文新课程应在反思中不断推进
作者:郑 浩
稍作回顾,我们知道,新课程实施之初,是经历了“头脑风暴”,带着很强的理想色彩的。初中第一轮课改实验结束后,全国大范围进入新课程,实践中暴露了一些问题,使大家逐渐冷静了下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新课程开始进入反思阶段。应该说:改革出些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是不正常的。我们不应该回避问题。但是,对待问题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在反思中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不断推进和完善改革:另一种是在反思中重新审视新理念,从根本上产生质疑,甚至否定一些理念,想走回头路,我们把它叫做回潮。目前这种回潮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本来新课程实施之初就存在着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又由于本该及时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迟迟未能出台,使得这种碰撞变得越来越复杂。更何况,这种回潮是打着反思的旗号,是在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中出现的,其偏差和错误极具隐蔽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反思做进一步的反思,对这些回潮进行分析研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做一些正本清源的梳理。
一、关于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反思
语文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容易把语文课上成情感道德课,造成语文课程目标的泛化,从而失去“语文味”。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教学设计或者老师们的备课笔记中,教学目标这一项经常会出现“这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什么、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什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该如何落实”等内容,这说明老师们在尽心尽力地落实三维目标。
可是,正是这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一一落实,才造成课堂教学内容的泛化。语文课才变了味,不像语文课了。于是有人惊呼:如今的语文课不知道该怎么上了!由此有人就上升到理论高度,认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还应该是培养语文能力,不能把其他目标强加于语文课程,应该重申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目标。这是一种对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的反思,在此必须予以澄清和再反思。
首先,语文教学价值决定了语文学科要确立三维教学目标。所谓语文教学价值。就是语文教学是做什么用的,很明显,是为培养人服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坚持。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我们就会很容易看清楚,之所以要设语文课,并不是语文课有多重要,而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语文。这次课程目标之所以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是因为人的发展不仅需要知识和能力,还要注意学会知识的方法和形成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是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来审视语文课程目标得出的结论。
其次,从语文教学取向上看,确立语文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李海林先生对此曾有过论述。所谓教学取向,就是语文教学“走哪一条路”“走向哪里”这一类的问题,它的实质就是把语文当什么来学习。传统的语文教学实际上存在一种“真理模式取向”,即把语文课当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来看待。这是对语文课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新课标将语文课定位在“语文实践”上,认为语文课是关于语文实践的教学活动。语文课应教会学生开展语文实践。现在语文实践观深入人心,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这是现代教育的重大转变,具体体现也就是三维目标的确立。因为语文课是语文实践课,所以语文课程目标被扩大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由此看来,这种认为三维目标不合适,是目标的泛化,语文课应该只抓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观点,弊端在于没有把语文课当成实践性很强的课来看待,属于传统的教学取向。
二、关于对语文知识的反思
众所周知,我国的语文教学一向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尤其是1963年的大纲,把语文知识的要求提到了一个空前高度,这一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在这种氛围下,繁琐的知识学习和训练,使教师和学生怨声载道。为改变这种状况,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种定位,意味着语文课程内容的重新调整。也正是这一定位,理论界一直存在极大的争议和分歧,实践中更暴露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目前的状况是。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在打破把语文课当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来看待和学习的传统、在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重新调整课程内容的同时,一些必备的、实用的、基本的语文知识,也被淡化了。仅就新课标的多套语文教材来看。句子成分、句法结构等基本语法知识难见踪影。从各地的总结汇报和中考评价报告中不难发现,新课程实验区的学生思维活跃了,语文实践能力也有所增强,但学生的错字病句多了,对汉语拼音、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下降了,这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面对。 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课标修订时要有所考虑并防止这种偏差再次出现,教材修订时,也应该加进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我们以为,采取一些积极的纠偏工作,将有利于新课程积极稳妥地进一步推进。这是一种积极的反思,在反思中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不断推进和完善改革。但目前却出现了另一种反思,即把实践中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认为课标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是错误的;认为语文是一门学科,任何学科都应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毫无例外语文课程也必须具备自己的科学的知识体系;并进一步推断,认为语文知识体系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教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也就无可厚非了。这种反思会导致语文教学又回到“真理模式”取向上去,回到知识体系学习的老路上去。
对于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自上世纪80年代始,在语文教育理论界,有人呼吁应建立语文学,来构建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认为语文教学之所以存在很多问题,根本原因是缺乏理论研究,尤其缺乏本体研究,缺乏本学科的知识体系,语文学科的知识仅仅散见于语言学、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语文学科没有自己的学科体系。这种呼吁在纯理论研究层面可以说是一种真理。但对语文学科来说,我们以为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语文学科一旦建立起了所谓语文学的知识体系,并以此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学就走到了尽头。道理很简单,就像游泳一样,再多的游泳知识体系也不一定能培养出游泳健将,有没有游泳知识体系,或者这种知识体系相对于游泳本身来说有多大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那么,语文学科的知识存在是怎样的呢?大家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