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中学语法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作者:周一民




  国外英语语法教学讲究“隐性”教学法,就是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把语法知识巧妙地融到阅读和作文教学内容中去,尽量少涉及语法术语,让学生通过具体鲜活的语言材料理解抽象的语法概念,这正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法教学中应该更多地采用这种隐性教学方法。当然,让课文内容和语法知识巧妙地融合起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件系统工程,涉及教材的设计编写,需要教学科研人员通力合作,长期努力。不过在目前情况下,从现有教材课文中筛选出典型的例句,作为语法教学之用,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可以编一本语法教学参考书,例句尽由课文中择取,实在不够,也可以考虑小学教材中学生熟悉的用例。例如可以通过朱自清《春》中“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样的句子让学生认识简单主谓句的结构,了解其中的“东风”“脚步”“脸”都是表示“什么”的成分,而“来”“近”“红”都是表示“怎么样”的成分。这样即便不说术语,学生头脑中也会产生规律性的认识。等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主语”“谓语”等术语便可以出来,然后再进一步让学生自己去判定课文中的句子,自己搜集例子。这样学生便能以活的语言现象为依据,由浅入深地了解语法概念,学会语法分析。
  在“融入性”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适量,注意循序渐进。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现代文篇目虽然有限,但是其中涉及的语言现象也是相当复杂的,有的现象连语法学家也不能轻而易举地给出满意的解释,要想让中学生百分之百地分析正确是不现实的。当然,我们的语法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该对课文中的语法现象展开深入研究,以“一桶水”的知识量去指导“一碗水”。但是在教学中应切记“精要、好懂、管用”的教学原则,把握知识难度,在义务教育阶段,重在打好基础,建立基本概念,应用性、研究性的学习探究可以留待高中阶段进行。培养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兴趣是十分关键的,这就需要让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分析练习以获得成功感,充分调动他们探索语言现象奥秘的积极性。“融入性”教学向我们的科研人员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我们所教的知识“少”但必须“精”。毋庸讳言,现行教材中的语法知识就精确性而言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汉语词类表(实词)动词举例中有“上前”和“退后”,严格地讲,其中的动词应为“上”和“退”,“前”和“后”应为方位词宾语。该教材九年级上册在“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知识栏中认为“身体健康了,精神就好起来了”是“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203页),实际上加进关联词语句子反而会不自然。
  
  四
  
  为实现“精要、好懂、管用”的原则,走出语法教学的困境,我们认为还应该打破原有语法知识的局限,实行“结合性”策略,其中包括与同语法关系密切的修辞、逻辑知识的结合。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讲如何提高表达效果的。逻辑是思维的规律,是讲概念、判断、推理的。语法要“管用”,有必要跟修辞、逻辑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在中学阶段没有必要特别强调各种知识的系统性和独立性,将有用的知识熔为一炉,相互结合,反倒能起到优势互补、充分解释语言现象的作用。例如讲授汉语的词类知识完全可以和修辞中词语的选用结合起来,在实际运用中讲清各类词的用法,在基本用法之外还有活用,在正确运用的基础上,还有好不好的问题。这样以修辞带动语法,语法知识就不会显得那么枯燥,在具体鲜活的语言事实中学会分析和运用,这种知识也一定是最管用的。例如《藤野先生》一文的开头,用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名词“樱花”和“富士山”,就一下子把读者带到东瀛当时的情景中去。作者写清国留学生的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其中的动词“耸”非常突出,是一种夸张的写法,又和“富士山”对应。下文写清国留学生的头发“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然后用了一个形容词“标致”——“实在标致极了”。这是嘲讽式的反语。教师在讲这段课文时,如果能结合修辞讲这几个词的词性,那么学生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法有具体的认识,同时也会大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朱自清《春》一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就能说明修辞和语法结合的必要性。其中有对“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中词语及句式的提问:“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这两个问题确实能够启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思考,设计得很好,其中实际是包括语法知识的。因为从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看,语法在前,修辞在后,修辞是对语法常规的突破。从语法角度说,这里既有句式语序问题,也有词语搭配问题,而它们正是修辞得以理解的基础。如果按照语法常规表达,这句话应说成“嫩绿的小草不知不觉地从土里长出来”。而课文中的句子定语后置,或者说定语独立为另外分句的谓语,这样就使得长句化短,更加口语化,同时也突出了后置成分“嫩嫩的,绿绿的”。还有就是按照语法常规,与植物名词“草”搭配的动词应该是非自主动词“长”,这里用了自主动词“钻”,表示自主的、有意识的动作。做状语的副词“偷偷地”一般是述人的,所以这里说“小草”“偷偷地”“钻出来”是语法上的超常搭配,构成了修辞上的比拟,从而将春天的小草人物化,描画得生机勃勃,抒发了作者的兴奋心情。语法和修辞的关系本来就是非常密切的,在教学中将它们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之更加“管用”。
  逻辑知识和语法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课的“研讨与练习”针对课文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提问:“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个问题就涉及逻辑和语法。说“大约孔乙己死了”是盖然判断,表示有可能,尚未确定和证明;而“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必然判断,表示客观规律,必然如此。从逻辑上说,这句话确实是矛盾的。但是从语言表达上说,这两个副词的共现是完全可以的。“大约”是句首状语,“的确”是句中状语。看似矛盾的两个副词,一个是主观性表达,一个是客观性表达。也就是说,作者从主观上估计孔乙己可能已死,但是无从证实;从客观上看,孔乙己作为穷困落魄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的死又是必然的。从语法和逻辑两方面去分析这个句子,才能理解其深刻的语义内容。采取结合性策略既教了语法知识,也教了逻辑知识,而且使语法知识能够直接为课文教学服务。
  结合性策略也包括语法知识内部的结合。中学语法教学既以管用为首要原则,完全可以把用词和词组识别、句子成分分析、复句分析、常见语病等知识打通,随教学需要而介绍、运用。例如我们谈到朱自清《春》的语言分析、词类和析句知识就是同时出现的。在课文分析或作文教学中要多谈现象,少纠缠术语。等到初中阶段后期,再系统地加以归纳总结,尽量用分析过的事实做例子,从而上升为理论认识。我们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合理而可行的。
  
  总之,改进中学语法教学的现状,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本文提出的灵活性、融入性、结合性策略只是初步的建议,还要有更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支撑。这些都应该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王本华《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3〕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八、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2、2003年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