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重拾中华经典,复兴中华文化
作者:李 节
记者:“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确定的主题是“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请问“雅言”是指什么,“经典”是如何确定的?
王登峰:“雅言”指的是普通话。举办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推广普通话,同时通过号召全民诵读中华优秀经典诗文,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不光是为了推广普通话,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步骤。
我们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编辑、出版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一套共8册,分别针对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成年人、离退休老人以及外国留学生,从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诗文中选精撷粹,供他们阅读、学习,并组织诵读比赛。
记者:媒体上经常有声音批评国民语文能力下降,请问您认为诵读经典和创作诗词歌赋对提高国民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将起到什么作用?
王登峰:诵读经典、创作诗词歌赋对个人语文能力的提升作用显著。从语言文字工作的角度来看,对语言文字工作光关注还不行,还应努力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里面讲到,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要会“写话”,把他们想说的话写出来。我们也希望通过让每一个人参与到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大家想表达的思想观点、写下大家都想了解的观点、写下可供人们欣赏和把玩的思想观点等活动中,提升公众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以四大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中华赞·诗词歌赋征集”活动,也是希望能够达到全民参与、全民评定的目的。具体就是以四大节日为主题,写一副对联,写一首打油诗,写一篇散文,写一篇赋,经过初选以后我们可以全部放到网上去。大家都来看,看完以后进行评选,然后投票,最后我们再搞一个全国性的比赛,选出每一种文体的优秀篇目,这个篇目我们可以去出版,也可以推荐到中学语文课本里去,也可以请作曲家谱曲,也可以请书法家撰写,以各种方式来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这里面的核心就是提升公众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这是从提升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来看,也是我们现在语言文字工作可能需要给予更多关注的一个方面。
另外还有一个提升公众文化情趣和个人修养的问题。我们有时候遣词造句、用语用词不那么文雅,其实一个人的文化情趣和个人修养跟一个人语言文字方面的功力有着密切关系。诵古人书,咏古人文,或者是近代文学的华章,是一种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增添节日的文化味,而且可以使公众的心理在文化滋润中得到精神的升华,文质彬彬的民族特性就会被唤起、被发扬,这是一项值得大书特书的文化推广复兴活动。有人说,没有文化滋养的民族注定是一个野蛮的民族,而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出现了一些与野蛮靠近、与文明远离的怪现象,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没有传承好我们深厚而博大的传统精神文明。这充分说明,多读一点经典诗文对提升我们的精神修养、个人修养有着重要作用。
记者:请问国家语委对这两项活动的具体开展有哪些指导和建议?
王登峰:除在四大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分别推出专题诵读晚会外,还要在春节举行全国诵读总决赛。中华赞也是以四大传统节日为主题做征文和象征物的征集。我想,征文不论写什么东西,第一要对这个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第二要梳理这个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文化基因,第三,现在我们来过这样一个传统节日,应该赋予它们什么样的新内涵。关于象征物的征集,我们应该也做一个新的民俗,比如说清明节两个主题:一个是怀念先人,一个是踏青。清明怀念亲人可以用鲜花来表示,踏青也要看草木茂盛,那么我们能不能征集一个“清明花”,大家来投票,看看哪种花更能代表清明的节日气氛。到了端午是草木旺盛的时候,以草木为主题挑一个。中秋是果实累累的时候,我们选一个中秋果。这些就使得传统文化有了现代的意义,同时通过诗词歌赋征集活动,能够梳理传统节日在历史、现代和将来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
记者:在中小学,“中华颂”和“中华赞”活动是通过与现有课程有机融合的方式实施的,利用语文课、思想政治课、班会、校本课程、兴趣小组及课外活动等渠道开展。请问,国家语委会不会在合适的时候考虑向教育部提出建议,将中华文化的内容单独设立课程?
王登峰:中华文化的内容自成体系、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实践。在中小学课程中,很多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都已经包括进去,例如古文的学习、现当代文学精粹的学习等。如何更系统地把中华文化内容融合到中小学课程中去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简单的开设课程的问题。就语言文字工作来讲,其实有很多工作值得注意,如要求中小学生交作业用手写而不是用计算机打印,让他们学习硬笔书法和写毛笔字,注重朗诵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等。另外,自然、地理、历史、音乐、体育等课程也应更多关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介绍,这些方面做起来可能相对更容易一些。
记者:您是语文新课标修订组专家之一,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华文化热对语文课程的影响?语文教师应如何应对?
王登峰:语文课程、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将来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文化修养的水平。中华文化热一方面会促进高中语文课程在内容上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典诗文,以及中国文化中思想性强的内容,但另一方面也不应降低对基础性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训练。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顺畅传递信息、减少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同样是中小学语文必须承载的重要使命。
语文教师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因为他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不同内容的关注。老师们除要明确语文课的总体要求并戮力实践以外,应更多地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换言之,老师首先要在文化、文明传承与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之间找准平衡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向文化或应用方面倾斜。这客观上提高了对语文老师的要求。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