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在仿悟中建构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夏维波
师: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生: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语言很美,思路很流畅。
师:那它的观点如何?
生:观点很鲜明。
师:还有吗?
生:这篇文章的观点不太正确,因为事情的发生发展不都是偶然的。
生:事情的发生发展应该是必然的,偶然存在于必然之中,这是政治课上学到的。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辩证,说得太绝对。写说理性文章的关键是说理要辩证。那什么是辩证呢?就是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既要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还要看到事物好坏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这样才能保证说理的准确和客观。
在思维的辩证性上,我们可以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i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关于这篇文章,《古文笔法百篇》中说其主旨是借“记游而影学问”,是对治学之理的阐发。王安石认为治学成功需要靠哪三方面的因素?
生:志、力、物。
师:志、力、物的统一,缺一不可,但侧重哪个方面?
生:志。
师:非常正确。因为三者中“志”最重要,“力”与“物”都是客观条件,只有“志”是主观条件。在客观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就要看主观上有没有志向和意志。在现实生活中做事和学习也是这个道理。但王安石并没有因为“志”最重要就只谈“志”而忽略其他方面,这就是说理的辩证性。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话题:第一个是“坚持”。有同学拟的题目是“坚持——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决定一切”,大家觉得这些题目怎么样?
生:不辩证,把坚持的作用说得太绝对了。
师:成功的因素除了坚持之外,还有什么呢?
生:正确的目标和科学的方法。
生:还有自身的实力与外物的帮助。
生:还有机遇。
师:好!诸葛亮借东风,得赶上有风的天气。第二个话题是“诚信”。写这个话题应该怎样注意说理的辩证性呢?
生:一方面强调诚信的重要,弘扬诚信的精神,但另一方面也要讲清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诚信,对待坏人坏事就不能讲诚信。
师:你说得很好,讲诚信也要有一定条件。这一点儒家经典说得非常清楚,他们一面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同时也谈到了坚持信义的条件——“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有子),否则就会落入庄子“盗亦有道”的怪圈。比如,你在不得已的条件下答应一个小偷去做一件坏事,但当危险脱离之后,便可不必去守那个诚信了。第三个话题是“自信”。但丁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们如何辩证地看这句话?
生:在经过努力选择和认真判断之后,大胆、执著地追寻自己的目标时,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如果自己的选择和追求不一定正确,别人好意劝说,可自己却一意孤行,并以但丁的话为借口,这就是错误的。
师:说得不错。任何真理都是有一定条件的,超过了这个条件就是谬论。这句话是经过马克思的引用才流传起来的,我们来看看马克思是怎样使用它的:“任何科学的批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不让步的是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资本论·序言》)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作为一个伟大的辩证法的实践者,马克思把自信和坚持己见的道理说得辩证、严密而坚决。同学们,当你记住但丁这句格言的时候,也请记住这样一幅漫画:画上有两个人,一个人闭着眼睛朝前走,而他前面就是悬崖;后面那个人急着高声喊,让他不要向前走,闭眼睛的却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第四个话题是“王者的条件”。教室后面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全部的信念+全部的动力=王者。这句话很有激励性,它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勇敢拼搏。但作为我们班的座右铭,大家思考过它的辩证性吗?请你们想一想,有了这两条就能成为王者吗?
生:不能。全部的动力和信念其实是一回事,还要有素质和能力。
生:还要有机遇。
师:希特勒也抓住了机遇——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生:还要遵循正确的人生和社会方向。
生: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和不怕失败的韧性。
师:同学们,说理的辩证性不仅要从立意构思的层面考虑,更主要的还是要落实到推理过程中。辩证性的推理有很多方式,如清晰展现作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过程,或从正反两个方面有所侧重地对观点进行分析,有时也可以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以段首句的方式构筑分论点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下面我们看一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C字的文章。
面对日益丰富的世界,全家人经常唠叨一个类似的话题:奶奶常说,现在的电视节目也太多了,都不知道看哪个好,最后她还是一直看她最喜欢的《乡村戏院》;妈妈说,现在的服装样式也太多7,都不知道穿啥好,最后她还是经常穿她那几套职业装;爸爸说,现在的新书也太多了,简直看不过来,一本书很难从头读到尾。儿子说现在好玩的游戏也太多了,一个还没玩够,新的就出来了,于是他就背着妈妈不断猎奇,成了有名的玩家,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
再看一篇据此写的作文——《在繁华中静静走过》(东北师大附中葛月):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文化多元,价值多元,思想多元,丰富与繁华是当今世界的特征。
“多”意味着丰富。我们的餐桌上不再只有土豆和白菜,摆满了天南地北的风味;我们的衣着不再只有单调的颜色和古老的款式,而是吸纳了中西各民族的特点;我们的生活不再只是单位与家庭枯燥的两点一线,而有着日益精彩充实的娱乐休闲方式。
“多”意味着发展。二十几年前那一缕春风吹绿了这片沃土,我们迎来了勃勃春日,繁华鉴定了东方大国的崛起。持续高速增长的GDP,迅速普及的高科技,霓虹耀眼的大都市……如今的生活,犹如鸣放在天际的礼花,五彩纷呈,光华四溢。
“多”也为我们带来了困惑。电视节目多了,反而不知该看什么;衣服款式多了,反而不知该穿什么;价值取向丰富了,反而不知该追求什么。穿行于繁华之间,我们时常觉得眼花缭乱,仿佛身边遍是缤纷的落英,却不知该采撷哪片。
面对多元化的世界我们要有心灵的定力。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