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话语衔接与语篇结构
作者:马国彦
的推进;第三、四、五小句“从景山到亭台”的视角和话题转换,是通过述题的顶真式延伸实现的:第六、七小句则是以“景山”为话题的推进。可以说,这是一个以话题推进为主、述题延伸为辅的语篇。
如果从语篇结构的角度看话语衔接,那么例(2)可根据“美”和“想象”的出现、推进、延伸,勾勒出语篇的大致结构框架,在此框架中进行衔接操作,当然更为省时省力。
三、相关分析的应用
本文的分析是以衔接为起点进行的,但我们的视野并不局限于此。话语衔接机制和语篇结构方式为我们把握篇章的建构脉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因此可以将上述探讨应用到文本分析、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请看如下两例:
(6)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2008年湖北卷)
这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话。如果我们的要求是“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予以点评”,那么具体的解读可以按以下思路展开:
第一,景物描写是遵循一定的认知原则(如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的,而此类原则必然在形式层面有所体现。
第二,从语篇结构层面观察,这一段运用了综合式语篇结构方法:前三小句以述题延伸的方式引出“路”,从第四小句开始,将“路”确定为话题并一直推进到最后一句。在话题推进过程中,第四、五、六小句是话题总说,第七、八、九小句是话题细分——从“左边”和“右边”分别进行描写,而第十、十一小句又是话题的总说。
第三,从衔接机制来看,运用了零形式回指、词义的上下位联系、替代等手段,这些手段配合并强化了语篇结构的合理性。
第四,综合以上,认知、信息组织原则与语篇结构方式、衔接机制在这一段描写中的协调一致,使得景物描写层次清晰,行文衔接紧密,语义连贯。
(7)红星中学高一(2)班将召开“畅想奥运”的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50个字左右。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召开一个“畅想奥运”的主题班会。一_____________。希望大家踊跃发言,表达我们对奥运会的祝福与期望。(2008年全国卷I)
在有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补写中间部分,就要充分考虑相关的语篇结构方式和衔接手段。例如,空白处的第一句话可以选择话题推进方式——以“我们”开头,也可以选择述题延伸方式——以“班会”开头。不管在哪种结构框架下,都要适当运用衔接手段,如指称衔接、词汇复现衔接等。这样才能使上下文语义贯通,成为一个连贯的语篇。
综上所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衔接题”为我们了解语篇开启了新的窗口。本文分析了话语的衔接机制和语篇的结构方式,并通过实例探讨了它们在语文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应用价值。语篇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相关问题,还有待同人持续、深入的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