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2008年中考作文:视野·困惑·出路
作者:史绍典
一、视野:关注生活
生活,诚为写作的不二法门。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紧扣着学生的心、口,而学生的心、口,就系连着他们的生活世界。
“大海,我的朋友”(厦门题一)。厦门傍海,所、以可以直接向海讨要生活。“大海,我的朋友”述说的就是“我”跟“大海”的生活故事。
那么,大海最能打动“我”的是什么呢。或者说。大海何以能成为“我”的朋友呢?三段歌、诗,正是“提示”:“大海呀,故乡”,是大海成为“我”的朋友的理由,它注定要陪伴我。一起“漂流四方”;“外婆的澎湖湾”,是大海成为“我”的朋友的根基,是它给“我”打上血脉的印记,永伴“我”温馨;“礁石”。则是大海成为“我”的朋友的象征,大海磨炼了礁石。磨炼了“我”。歌词和诗,蕴涵着不同的内容。引导“我”从多个侧面把握大海。这里、故乡、外婆、礁石,作为大海磨灭不掉的意象,就对“我的朋友”做了根本的锁定。
说到“____真有趣”(厦门题二)、就要回溯厦门前两年的命题。2007年的“那时,我____”,与2006年的“那一次,我尝到了____的滋味”,共同形成思考“那”些“远生活”场景的“系列”。今年的“____真有趣”,则是隐去了“那”而对“那”的再品味!可不可以在半命题中加上“那时”,或者“那一次”,以成就“真有趣”的追述?“那一次”,是就一次的滋味做品尝,“那”,是对一个时期进行聚合性的回忆、思考与评说,“真有趣”。则是对“那”的总检阅。它可以有细部的“那一次”,也可以有综述的“那时”。而当“那”的时空既定,则人、事、物纷至沓来矣。
这让考生实实在在地有话可写。
有意思的是这些年对人称代词“你”的青睐。自从有了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以后。“你”成了作文命题的热门。2007年即有“____,你不一般”(南宁题)和“____,你好吗?”(陕西题)“你”之所以频遭追捧,是因为“你”所具有的丰厚的人文内涵。周国平先生在《一个人和三个人称》中说:把一个人当“你”对待,就意味着和这个人面对面,像朋友一样敞开心怀,诚恳交流。如果不是这样、心里仍偷偷打量着和提防着面前这个人,那就不是把这个人当做“你”,而是当做“他”了。
“离不开你”(乌鲁木齐题),诉说的正是对“你”的一往情深。
“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无锡题),则跟乌鲁木齐题“一”曲同工。只是解说题旨的“要求”,太过拘泥。“依靠”,是相依相靠,是指望。是离不开。而解开“学习的困惑”。乃同学问的砥砺学习、如切如磋。不单是依靠、指望。“生活的艰辛”,则只能是替妈妈来说爸爸了,就无锡而言,恐怕极少有学生处在这种状况。至于“思想的贫乏”与“心灵的苍白”、附会之言。对中学生来讲,“少年维特之烦恼”有,飞天之梦想有,“苍白”“贫乏”。是留待“成熟”以后发生的事情。
“____你误解了我”(青岛题二),也是演绎的“你”。横线留出空格的“你”是谁?粗略地可以排列出如下的方方面面:父母、师长、兄弟(姐妹)、朋友、同学……一般应是关系亲密的人。那么,“谁”的误解最让“我”在意?哪方面的误解最不能让“我”释怀?甚而至于影响到“你”与“我”的关系?这是写作的关键。尤其要写出被误解后“我”的态度。
这是一种关于“你”的生活叙事。
而“那一刻,我们____”(河北题一)、诚为2007年厦门中考作文题“那时,我____”的翻版,无甚创见。去年对厦门题我有较为肯定的评价。今年重评,当无话可说。
生活,反映在多方面,只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河北题二)。诗意太过,诗意过则极易扭曲、变形、极端,极易遮蔽生活的真实。比如,“阳光”怎么界定?1、阳光总在风雨后;2、赤橙黄绿青蓝紫。阳光为七色;3、阴晴雨雪,自然常态。而“生活”又当如何琢磨?1、生活是丰富多彩的;2、生活是绚烂多姿的;3、生活是千变万化的……何况,初中学生的生活,该是怎样的“充满阳光”,殊难言说。
“请记住我们的老师”(吉林题二)。这是为老师的祈请与呼告,也当是一种生活。拟题从汶川大地震中的师之楷模切入,又一次让人们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看到曾经端坐过神圣的“天地君亲师”牌位的老师的崇高。(其实,这些老师也只是在突发灾难到来之际,继续着自己的“平凡”。)在斯文扫地的当下,引发对“身边的老师”的观照。一个“请”字,诉说着为师者的艰辛。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汶川大地震中有了那些老师的无畏牺牲,才能够唤起对老师的“记住”呢?一定要透过汶川老师的崇高,才能够明了“身边的老师”的平凡的功不可没么?
喜、忧,抑或悲哀?
学生当然不明就里,他一定会写出感动、感激。并将两地的老师做比较,畅言“永远记住我们的老师”。而在我看来,这总有些差强人意。
二、困惑:演绎概念
概念是事物的浓缩,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是把握概念的关键。概念入诗、概念为文,都是极难做的事情。概念更有判断、推理相随,思辨起来,更为不易。
是不是在生活的层面之上,就应该建立起思辨?
于是,直接以概念命题,就频频出现在今年中考作文中。
以“和”的词典释义为话题作文(青岛题一)。“和”是一种状态,中国人历来强调“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乃为一种境界。比如,一个乐队,想要演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需要使用十几种乃至几十种不同的乐器,各奏其乐,各发其声,从而汇成宏大动听的交响乐。反之,如果乐队中都使用同一种乐器。其单调的确乏善可陈。词典所释,只是“和”的“词典义”,远非其深邃的哲学意蕴。
但初中生要进入这一层面实在太难,他们无法驾驭如黑格尔所说的“包含差别于自身的同一”的“和”的价值。按“词典义”发议论,则空泛;虚拟故事写记叙,则平庸。殊难成文。
文面的价值取向,与蕴涵其中的哲学价值取向。实为两端。命题诉诸与主渠道的“和谐”相一致。恰恰是忽略了“和而不同”的内涵。
以“完美的____”为题作文(贵阳题)。“完美”是一种追求,它通常存在于理想之中。更多的时候,完美是一种感叹的情绪、赞赏的状态,对人与物。是一种虚饰的颂扬。而所谓完美的东西。则往往让人望而却步,失掉自我。
拟题中对“完美”事物的提示。诸如括号内所说的生活环境、学校教育、初中生活、人生、家庭、人格、答案、瞬间、谢幕、作品、建筑,等等,有可以称为完美的东西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