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案例反思:个性化解读与开掘教学深度

作者:刘占泉

作者的逻辑推演下去,是不是也可以将别的艺术精品也弄得残缺了,然后追求超越“原形”的、“普遍”的、“完整”的鉴赏美感呢?类似的问题,有些涉及美的本质等敏感区域,深究起来很麻烦。应注意避开。但与基本的论辩思路和行文特色有关的内容,若条件允许,还是应该关注的。
  2 平等地与课文及作者对话,倡导个性化解读,在解读与交流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力和鉴赏力,发展相关的语文能力、技能和审美素养。
  这篇课文在设计时,需要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位:是进行理解性的阅读,还是进行鉴赏性的阅读。前者,基本的教学追求是解析文章本身;后者,则以解析文章为基础(起点),进而转入欣赏和鉴别。若偏向后者,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解读文本的空间,提供必要的条件(如相关概念的解说等),组织好既生动又严谨的探究活动。辨析如此复杂的问题。采取笔谈的形式比较适宜,笔谈与口谈互补才好。
  鉴于这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过较大争议,各类观点学生很容易从网上搜到,我们的鉴赏教学设计要非常慎重,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我简略地提出几个问题,仅供参考。
  不要简单地和国画里的“虚实相间”等艺术创作方法强行嫁接。断臂是该雕塑完成以后,因意外造成的,这和创作者本身的艺术追求无关,而“虚实相间”是画家主动的、自觉的美学追求。它们的性质不一样。
  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谈论断臂维纳斯雕像的“美”。其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一尊雕像凝聚着一个古老年代的艺术和其他诸多元素的精华,以及在它绵延流传过程中不断累加的艺术光彩。另外。就雕塑本身的艺术创作构思、造型和创作细节而言,它应该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外来的粗暴毁坏削弱了这种完美,这是不争的事实。就这一艺术杰作而言,真正的本原的“完美”,只有一个、一种。至于断臂之后,给观赏者提供了多种“复原”的可能性、艺术再创造的广阔空间,这属于原作以外的特殊的审美问题。利用这个“特殊”,让学生了解艺术鉴赏的常识,取得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益,仅此而已,要防止过度阐释。
  不要管得太死,只允许帮助课文作者证明他的观点,最好能激发学生生发出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平等的身份、恭谨的态度与作者探讨相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取语文学习的效益。
  个性化解读落实了,教学的深度也就有了。但个性化解读很难,凭借的条件很多。教师最好能有一个教学规划,逐步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关的语文知识体系。像解读《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课文,从难句阐释入手比较方便,之后还需要分辨主要概念及其联系,梳理作者的论辩思路,然后再进入鉴赏的区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