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案例反思:个性化解读与开掘教学深度

作者:刘占泉




  指导中学生理解和鉴赏《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文艺评论,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彭俊姣老师确定的教学主题是:探讨“什么是美”的问题。她先安排自读,抽取出六个难句。引领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然后融会贯通、整体把握,师生共同探究。教学进程中呈现出这样一些感受、问题和对问题的解答,现依次摘录要点。
  探究的起点(激发思考的兴趣):
  1 觉得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不美,“给人一种残缺的感觉”。“如果两条手臂能够恢复回去的话,也许会更美”。但是,“当我为她构建双臂时,我觉得无数的想象都是美的”。(学生)
  2 “尽管她失去了双臂,但仍然很美。如果给她安上双臂,就会是一种累赘。”(学生)
  3 “完整是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所以残缺不能算作美。但作者为什么说维纳斯失去双臂正是她美的所在呢?”(老师)
  探究的重点(分析与深化):
  4 “她失去双臂,反而得到了人们心目中的无数种完整的美。”(学生)
  5 “胳膊出现在雕像上后,无数的想象就会被否定,人们就会失去对美的体验”。(学生和老师)
  6 “手是人体最富于变化的器官,能给人无数想象的空间”。“一个审美对象,只有在它最富于变化的部位,才能形成美学意义上的意义空白——想象空间”。(学生和老师)
  7 归纳:欣赏作品的时候,“作品的价值”往往就是“作者的创作意识”加上“读者(欣赏者)的接受意识”。失去双臂的维纳斯给了人们无穷的想象,要比刚出土的双臂完好的维纳斯所产生的美感还要完善、丰富、久远。所以,她为了如此美丽,“必须失去双臂”。(老师)
  8 归纳:欣赏艺术作品,首先要有想象的空间,然后才能获得审美感受,进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就此安排“想象训练”(用文字描绘自己想象中手臂的美姿),印证维纳斯雕像的美会常想常新。
  探究的终点(对问题加以综合):
  9 完整才是美。“断臂维纳斯的美,是想象后的完整的美,不是残缺的美”。
  10 “如果说完整才是美,那么完整美就失去了缺憾美的意义,那它又怎么能算是美呢?”(学生)
  11 “完整容易扼杀人的想象,扼杀再创造的空间”。“太完整了就没有美学意义上的空白,没有留下想象的空间,那就是艺术的最大遗憾”。“它是死的、凝固的”。(老师)
  12 完整才美,维纳斯雕像之所以得到这么多的赞誉和歌颂,“是因为人们没有得到维纳斯的完整形象,而给自己寻找一种自我安慰”。(学生)
  13 “课后我们还可以继续讨论。讨论的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在讨论中我们提高了审美情趣,提高了思维品质,提高了文化品位”。(老师)
  从以上要点摘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探究起步阶段,学生主要是三种意见: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也是美的,不必添加玉臂;残缺的不美,在想象之中复原了才美;不理解为什么作者说“断臂”是美的所在。通过分析与探究,基本达成了共识:(1)因手臂的缺失带给欣赏者无穷的审美体验,可以产生无数“完整的美”“常想常新的美”;(2)雕像不应该复原,以免损害人们对美的丰富体验;(3)断臂的雕像比原貌所能激发的审美观感要更加完善、丰富、久远。
  执教者循循善诱,扣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研讨问题,并力求上升到遵循审美规则的高度,在思辨中展开想象、发表见解,提高对“什么是美”的认识水平。在这次鉴赏教学的终点处,基本形成了这样的结论:美是完整的,就欣赏“断臂的维纳斯”而言,在富于个性的想象中复原雕像的玉臂,这是对“获取完整”的追求——“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于是,完成了对课文的解读,训练了从关键语句探寻文章主旨的阅读方法,锤炼了学生的审美力与思辨力。其中,安排想象训练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也很有趣味。学生写得投入而动情,看得出训练有素,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教师以往注重实施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探究精神的良好效果。
  然而,我也注意到这堂课在探究的终点处,有些学生还存在着较大的疑惑:(1)所谓“完整美”与“缺憾美”之间是什么关系,二者是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排斥?(2)“完整”是不是会导致缺少欣赏的再创造的空间,变得凝固、僵死?(3)完整是美的一种要素,断臂维纳斯雕像不完整,其实并不美,说它美实际是人们的“自我安慰”。出现这些疑惑,原因比较复杂,或许可以归结成两个方面:第一,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细读课文就提出了问题。比如,作者已然认定现存的断臂维纳斯是一个“使人百看不厌”的“美的典型”。第二,有些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如“完整”与“美”、“完整美”与“缺憾美”等,有的学生还不大清楚,甚至存在误解,以致在推理、判断方面出现偏差。对此,执教老师已经关注到了,并提出“可以继续讨论”。
  假如接着再上一堂研讨课,需要依照怎样的教学立意,如何根据文艺鉴赏的基本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呢?在此谈两点个人意见。
  1 深入探究课文特点及相关的文艺鉴赏问题。
  维纳斯雕像是一件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是否真的给它接续断臂,这个问题倘若出现,最终需要法国政府听取民意、组织论证,用行政手段来解决,这不是一般的艺术鉴赏活动能左右的。在一般的艺术鉴赏范畴里,则具有很大的自由度,鉴赏本身应该是个性化的,往往体现出不同的艺术趣味和个性追求。维纳斯雕像的玉臂要不要复原、如何复原,对此出现各种看法。这很正常。
  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对接续断臂持反对意见,乃是一家之言;就此阐发自己的艺术观点,乃是一家之言的深化。阅读者当以平和的心态,客观地审视他的文章,探究其观点、思路和行文特色。作为诗人,他带着激情宣讲这尊雕像“必须失去双臂”的理由,认为其不确定的形态,恰恰提供了欣赏者做梦的条件——那是“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乃至在无数梦境里,可以诞生普遍的完整的“整体美”,而这种美感高于雕像原作带给观赏者的美感。其主要观点在文章多处申说,且一边申说一边推动论辩的思路向前扩展,文字蕴涵的情绪也越发激烈。这集中体现在双重否定的论辩层次上:先是否定人们的复原方案,继而提出“否定掉那个真正的原形”。且行文中掺入一些情感色彩很强的诗化的、情绪化的语言(如“怀着—腔怒火”等),使得全文的论战性很强。换一个角度说,本文体现了一位诗人炽烈的个人情怀。感染力因此得到强化;同时,思辨的严密性或许连带受到弱化。
  比如,否定雕像原形这个说法很容易引起质疑。(1)原形尚未见到,可比性还不具备,如此武断地下结论是不是依据不够充分?(2)原形是用石头雕刻的实物,“梦幻曲”是用大脑想象出来的幻象。将二者放在一起谈论,是不是需要加以比较细致的界定和解说,避免让读者产生混淆和误解?(3)按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