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生本理念与自由写作

作者:李石松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和情感表达,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作文教学必须确立在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的体系之上,坚持“主体意识”的教育思想,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整个写作行为的执行者操作者,学习者思想者,而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引导者服务者催化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励他们自觉主动地观察和思考生活,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的需要,一种自愿自觉的行为,一种生命本质的自由表达,一种提升激扬生命的行动。本人经过长久的实践和探索,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上述目标,比较理想的途径是实施自由式写作教学。
  
  一、强化情感,写作主体自由
  
  情感是一种心理因素。它是客体在主体心理上引起的内在体验,文学创作(写作)的内在根本动因是情感的冲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的创作活动都源于人的内在情感性冲动。说到底,没有情感的冲动就没有感人的作品。
  实施自由式写作教学就是以学生情感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突破口,教师不再是作文教学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应者。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实现自我心灵的开放,解除不良因素的心灵枷锁,激励学生勇敢地表现自我,努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让学生满腔热情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直面自我。在指导写作时,我始终坚持以学生“自我”为基点,引导学生从“我”出发,文章的核心不脱离自我,写有关“我”的系列作文,让写作主体真正进入文中,使文章体现出“我”的情感力量。在这些系列作文中,或抒写自我情感,或叙述自我成长历程,或描绘自我的内心世界,或表达自我的独特见解。这样,学生围绕“自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多了一些大胆的情感释放,少了几分精神的束缚,真正实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就往往能写出一篇篇浸透着灵性和浓厚情感的好文章来。
  此外,学生作文时,在“自由”的宽松和谐环境下,我很注重抓住契机适当地运用心理机制撩起学生动情的瞬间,尽可能让学生挖掘、捕捉亲历的动情生活片段,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快速地找到作文切入的情感制高点。比如母亲节快到时,我就抓住这个时机,鼓动学生写有关“母亲”的作文。在课堂上我热情洋溢地朗诵高尔基的《母亲》和肖复兴的散文《母亲》,伟大的母爱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快速地激起学生或悲或喜,或爱或恨的感情。结果,每个学生都能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出对母亲无限的真挚感情,写出有真意去粉饰“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好文章。
  
  二、展示个性,写作过程自由
  
  《语文课程标准》给作文教学明确地提出了新的指导精神、新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些新精神、新理念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情,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也为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契机。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几点有益的尝试:
  1、命题的自由。著名教育家于漪说:“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兴趣的激发,他们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把知识连成事,扩成篇,化知识为能力。”由此可见一个好的作文题的重要性。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很少作“限定”的命题,只是划出范围(如写人、写景、写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认知水平及个性特长自由确定题目进行写作。比如给出一个开放型的“母题”(或话题)——“风”,学生可以据此确定一个有关的“子题”来写,如《风的自述》、《社会新风尚》、《也谈送礼风》、《文化遗风》等等。这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主张: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几句就写几句。
  另一种做法就是从学生那里征集作文题目。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精辟地论述到实现“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郭教授在“生本”研习班的报告会上也一再强调:“没有小组就没有生本。”得益于郭教授的启发,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以合作的形式积极思考、讨论、研究拟出2—3道文题(要求作文题要符合“实”、“活”、“新”的标准),然后将各小组所有的作文题按一定的范围标准整理之后展示出来,供全班同学自由选择感兴趣有体悟的题目去作文,这样我们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的教育生态。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出题练习之外,可以由学生自己命题,自己命题就是自由发表。”学生自己命题,作文题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自由发表的写作训练,很好地克服了学生的畏写心理和被动心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乐写心理和主动心理,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教育家罗杰斯认为,“人越是生活在美好的生活中(指处在开放的情,景中),他就能体验到选择的自由,他的选择也就越能在他的行动中得到贯彻”。而当一个人“感到自身内部具有不受约束的选择力”时,他是自由的。人只有处于这种自由的世界,才能显露自我,才能发挥禀赋。实践证明,自由开放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由写作空间,激活了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2、写作形式的自由。传统的写作教学很注重写作形式的“完整性”,大多数教师都要求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内写出一篇有头有尾结构完整的作文来,并让学生按照老师设计的“规矩”(诸如写作模式、开头结尾、谋篇布局等)去完成写作。这种做法势必造成学生写作形式的机械化、大众化,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和灵气。自由式写作力求摒弃这种机械化、僵化的硬性指导,力求使写作的内容宽泛些,形式呈现多元化。
  3、写作时间的自由。当前课堂写作训练多是“限时”完成的,这对于培养学生考试临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来看是无可非议的。但“限时”无疑会束缚学生的求知欲,控制生命的持续健康发展。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就是片面强调“时间——量”的简单机械教化过程,忽视了“质”的高要求,扼杀了学生作为人作为生命体的自主和谐发展。教育家海墨特说:“教学是为了使人产生有活力的思想,而形成有活力的思想需要时间。”而有活力的思想来自“最隐蔽的自我,调动最隐蔽的自我需要时间”。(《教育走向生本》P78)在“生本”理念和自由式写作思想的指导下,我大胆尝试不限定作文时间,放开手脚允许“欠账”,减少规定性和增大选择性来给学生以独立有效思维的时间,这样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搜查资料、观察事物、模仿典范,对语言文字、修辞手法、构思技巧等都可以自己进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研究。
  4、写作地点的自由。在择“分”录取的中高考指挥棒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管在生活空间、思维空间都受到较大的禁锢,学生生活空间几乎是两点一线,生活方式也只是简单机械地围绕读书而动作,学生根本难于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伟大,也无法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如果让学生老是坐在教室里写作文,肯定难于写出好东西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语)要想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必须把学生引向实实在在的生活空间,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的多姿和品味生活的丰富内涵,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情感世界,丰富人生阅历,积累写作素材。因此,我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开辟课堂以外的第二战场,深入农村、工厂、商场、敬老院、展览馆、风景区,参观要写的对象,观看要写的景物,访问要写的人,采访收集要写的事。比如布置写作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环保类题材的作文时,带学生走出教室,去看看那些因工业的发展而严重污染的河流,让学生目睹恶臭难闻的黑色河水,亲身体悟环境污染的祸害,启发他们对环保问题的深刻思考。大部分学生都可以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出较好的文章以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