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语文教学中人文氛围的营造
作者:张 洁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会思辨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不应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善于思考的人。要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就应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与自学习惯。
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多渠道的。比如,鼓励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这是一种方法。教鲁迅的《白莽作<孩儿塔>序》,我就要求学生去查资料,作背景知识的准备,让他们懂得不这样去做将影响阅读理解的过程和结果。激活学生思辨的火花,就是要敢于将矛盾引进课堂,诱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一次,我让学生写课文《夜莺》的读后感,结果发现有几位同学发表了与传统的对课文主旨认识相左的意见。我在全班宣读这些文章,展开讨论,并表扬了这几位同学勇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精神。他们获取的,不光是一堂课所给予的内容,而是可以得益一生的文化武器,是先进的民主意识。语文课就是要通过这样的途径,塑造出既有文化教养,又有新世纪品格的一代新人!
四、让课堂充满诗意,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人文的歌手。让课堂充满诗意,说的是一种教学观念,一种艺术境界。这种教学观念就是: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扫除一切程式和窒闷,开发创造的潜能。它追求的艺术境界就是: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像诗一样蕴含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像诗一样充满想象和创造,充分体现浓厚的人文氛围。
教学《六国论》,大凡要介绍“三苏”,不妨引出朱德元帅为三苏祠的题诗:“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品诗传人,兴味无穷。学习《垓下之围》,那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面对乌江亭长移船待渡的好意,断然拒绝:“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拔剑自刎。读到此处,何不叫学生齐诵李清照的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诗意的辉映下再去审视司马迁笔下失败的英雄,岂不是增添了教学的情趣,也丰富了课堂的文化蕴含吗?
当然,人文氛围的营造,包含的不仅仅是以上内容,还有伦理、心灵、情感等等。语文课所要培植的不光是拥有语文知识修养的人,它的完整目标应是培植马克思所称的“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语文教学要发挥“母语对后代的精神哺育”(于漪语)的作用。这就是我对“营造语文教学中人文氛围”这一主张的理解。愿语文课堂“人文”的氤氲之气日益浓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