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9期

语文教学中人文氛围的营造

作者:张 洁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灵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相应于“人文精神大讨论”,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学性质也曾展开过争鸣。这场争鸣取得的成果是:人们普遍认识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不可偏废。可非常遗憾的是,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却往往剑走偏锋,趋向两极:一种是“井底之蛙”型,因近利而穷于应试,总是将优美的语言变成僵死的符号,把一篇篇血肉丰满的文章进行肢解训练,机械操作,极尽烦琐之能事,结果是为捡芝麻弃西瓜,得不偿失;另一种是“好高骛远”型,因急功而虚于贪大,总爱淡化甚至放弃语言感悟,企图从每一篇文章中直接抽出所谓伟大的思想塞给每一个学生,奢望每一堂课都誓言飘飘,让学生一下子脱胎换骨,结果是为逐末而舍本,两头皆空。上述两种偏激的语文教学行为反映出了当前语文教学系统中知识要素膨胀是以人文氛围的大量流失为代价的,是以一代人的“工具化”“非人化”为代价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人对语文教学人文内涵的曲解,这些现象无非是长期以来教育的历史症结和浮躁的当代社会的现实迷茫之集中反映。
  尽管“工具论”在历史上,在反对语文学科政治化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并且任何时候强调语言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是正确而必要的,但用冷漠的分析取代辩证的语言感受,把语文教学形式上的任务当作根本的任务,把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教育当作供技术操作用的工具来看待,无疑是语文教学的倒退。张定远先生在《20年来语文教学的成就和问题》中说:“教学不从实际出发,把语文的工具性简单化、程式化,把生动的语文能力训练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教学活动呈现固定的僵化的模式。”僵化自然泯灭了活力。比如,讲古文实际上是在讲中国文化,是在用文学的方式讲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如果把这些东西都抽调了,光为解字释句而讲古文,就会把古文讲死了。教学《项链》,学生尚未阅读文本,教师则按照阅读提示给人物和主题定位:“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小说尖锐地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然而,读完全文,有学生质疑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穿一件漂亮衣服去参加一个难得的舞会就是虚荣心?含辛茹苦,不惜以十年代价偿还债务,这不正是一种诚信?面对命运的不公,她义无反顾与命运抗争,这不是英雄气概吗?这都是有个性的解读,都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与张扬,正是对课本人文内涵的一种发掘。然而,在标准答案面前,这些只好失而落之了。
  程式化的教学和训练泯灭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由于教学中知识教学、识记教学和解题技巧等方面出现了膨胀现象,就会迫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而渐渐萎缩。有学者指出:当我们讥笑孔乙己记住了“回”字的四种写法的时候,想想我们的学生记住ABCD型之类的知识,我们难道不感到语文教学系统中,知识要素膨胀的严重性吗?语文教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价值和人生观。这种浸润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正是鉴于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某些“纯工具性”的做法仍很盛行,教育部颁布的最新语文课程标准有意淡化了“工具性”,加强了“人文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用,“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些课程理念正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的丰厚沃土,正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的“丰富”之所在。新的课程目标还突出强调感受鉴赏,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这一目标决定了对教材的价值取向。由于语文教学本身是一种教学活动,这种活动的前提与核心内容是“语文”,并以活动者的参与、感悟,接受成长为根本目的。
  如阅读教学,就要有阅读的过程,感悟的过程,思考表达的过程。教学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首先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古代民歌的语言美。“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铺陈排比,音韵和谐。然后从刘兰芝、焦仲卿动人心扉的爱情故事中,感受主人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好心灵,从化鸟双飞的浪漫结尾中,去感受人们向往自由幸福、美好爱情的理想追求,去鉴赏凄美故事中的人性美、人情美。这样的价值取向、教学目标,正是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正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具体显现。
  毋庸置疑,在优化人的素质(主要是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情感素质)方面,语文确实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原先的误区,进入正常而正确的轨道,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人文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人文底蕴,多一点原本属于它自己的靓丽与芬芳,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它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一、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加大灌输传统文化知识的力度。除了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的文化资源,还应考虑从课外加以补充。例如,教材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知识点,不应把它当作附属品,轻轻放过或草草处理,应予以充分重视。学习楚辞时,为了唤起学生对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崇敬之情,我引导学生回忆长江三峡中西陵峡上关于屈原的优美传说。经典作品如《诗经》等以及其它古代诗词,一律让学生全文背诵。还要增加营养,补充一定的古典文学精品,主要是诗词。它们是塑造中国人文化灵魂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尽在其中。老教育家张中行谈到古文阅读的“量”,认为量必须足,这很切中肯綮。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变化。学古文与学外语差不多,有一个“过关”的问题。不过关,学了就忘,等于没学。所以,不管补充的这些内容高考是否有用,都要责成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因为这是我们民族文化长达几千年的可贵积淀,是一个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底肥,底肥不足,还谈什么人文素养。更不必说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了。
  
  二、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只有让学生逐步养成纯正高尚的审美情趣,其人文素养的提高才能落到实处。
  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我请学生进行配乐朗读,通过朗读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领略课文的氛围和意境,进入到课文的诗情画意之中,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一位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体验:我仿佛跟着作者一起在荷塘岸畔漫步,脑海中呈现出一种深远、隽永的意境,荷花朵朵如夜空中灿烂的星星在闪烁生辉,微风吹拂,流水脉脉含情,月色朦胧,柳丝起舞,一派恬静的景色。
  课文《风景谈》中有六幅“风景画”,教学时,我让学生就自己最喜爱的一幅画进行鉴赏、点评,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巧借丹青绘“风景”,每位同学都努力地完成了创作。我又挑选几位同学来展现自己的画,请他们谈谈构图理由。同学们在审美创作中,深深领会了课文的主旨。
  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我也让学生将词的上阕内容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古人云:“诗画相通在意境”,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引入直观的画面,更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诗词中用字的传神和内在的精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