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如何转变语文学习方式
作者:喻天望
环境因素会制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这些因素才会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些因素有些是教师不能控制的,有些是能部分控制的,有些是能完全控制的。如中考、高考甚至地方教育部门组织的统考,其命题是教师不能控制的,学校对教师业绩的评定模式、考核方式也是教师很难控制的,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也是语文教师难以影响的,校园、教室的布局规划也是教师不能完全控制的,图书馆、阅览室、网络教室、多媒体设备教师也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开发利用。所以,高考、中考、统考要体现转变教与学方式的要求,学校要改进现行的教学评价模式,小学、初中、高中及各学科要从整体上推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等等。但是,教师仍然是大有可为的,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而言,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
四、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与方式,教学方式受教学思想的支配。教师应从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开始来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只有学生才是教育或者说教育实现的主体。学习始终是学生的学习,教师永远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但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必须是学生自己学习活动的结果。叶圣陶先生对此有精彩的比喻——譬如走路,教师指点一下,或者在前边走,但路还是要学生自己走的。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的消费者”,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的知识经验的建构者,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对外部经验的内化,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拷贝。其次,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知识不是静态的认识成果可直接传递,知识在本质上是个体通过理解建构的,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实体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情感体验性知识在经验平台上的有机整合和不断提高。因此,语文教学只能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过程,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个单向的“师传生受”的僵化过程。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教师才会彻底抛弃通过传授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的幻想,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教师设计教学要以学生好学为本,从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出发考虑一切教学行为,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认知需要和发展需要出发来设计教学方案,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师本体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或者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常常是只考虑教师自己的需要,或任凭教师主观的想象,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学生好学而不是教师好教设计教学,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条件。
要把以结论传递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习过程为中心的教学。如果教师一心想着的是结论,是标准答案,那么教学过程就会成为教师直接的或者变着花样或形式的将现成结论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上课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课后再通过做练习巩固这些结论的过程。真正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促进、服务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交流、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和认识的过程,是品味、揣摩、鉴赏、运用语言的过程。
要处理好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不是演“教案剧”,学生不是为完成教学计划服务的,相反的,教学计划、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预设的目标和预定的计划只是一个起点,它们应是开放的、动态的,可以调整和生成的。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使课堂教学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如果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与教师的预期不合,教师就应该“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促进他们的发展。
先学后教,让自学和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能调动学生自学热情的教学情境,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确定自学目标,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找到有价值的探究方向。这样教师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自由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这时,教师教得少,讲得少,问得少,学生却有可能读得多、想得多,练得多。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尽量由显在变为潜在,课前多为,课堂少为,这时教师的存在不是不让学生自主,而是让他更自主。
善于理解和赏识学生是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教师要善于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激励功能,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提高。教师的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帮助他们摆脱困境,获得前进的动力。变教师权威的终结性评价为多元主体的过程性评价。评价应该是伴随和贯穿于学习活动全过程的,而不仅仅是终结性的。教师还应设计相应的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开展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使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变评价为评研,增进评价双方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沟通,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成果,通过评价促使其不断发展,获取评价的最大效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