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试论语言感悟的着眼点

作者:刘金龙




  
  三、讲究“理”的启迪
  
  “文质兼美”是语文材料选编文章的重要标准。“文,指语言文字;质,指思想内容,文质兼美,要求两者都好,不可偏废。”这就是常说的“文道统一”。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既要学文,还要悟道。因此,语言文字的感悟,再一个着眼点就是理的启迪。这里的理,指文道统一中的“道”。语文教学的“道”,是课堂教学的“魂”。于漪老师在回答“语文教学实践最主要的体会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她的观点是:既教文,又教人。著名教育家陈望道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切当与不切当;用得切当便是美,用得不切当便是丑。离开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是无所谓美和丑的。”(引自《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文选》)不难看出,他们的观点,就是语文教学研究“理”的启迪,使学生从教材蕴涵的“理”中感悟出美与丑,是与非。
  (一)文章主题的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是文章的魂。它扼要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反映出人物形象的品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说明了“写什么”和“为什么写”的问题。“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叶圣陶语,引自《初中语文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因此,进行语言的感悟,应讲究“理”的启迪。要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有关字词、句子、语段中,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例如,《背影》一课,通过对“父亲”艰难地爬月台买橘子的形象、行动的描写,字里行间,充分表现亲子之情这一主题思想,告诉人们要学会尊敬、体贴、怜悯长辈的道理。
  (二)人物形象的感知。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文章作者对文中的或物的性格、品格、特征都有生动形象的描写。抓住相关语句反复品味,从中可获得理的启迪。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一课,从阿长的语言、行动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宽厚仁慈、真诚热情的品格。从《蜡烛》《老王》结尾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悟出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那种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可以感受到一个社会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这种人文精神的启迪。《桥之美》一课结尾的文字,使我们懂得桥的美在于它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与周围事物相配合,联系影响,组织富于变化的统一画面的道理,还获得人也应努力适应不同的环境,争取和谐生存空间的启迪。
  (三)深层意境的发掘。“所谓意境,就是艺术境界。”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这样论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引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综观初中语文教材,各册都有一些散文名篇。而散文的意境较其它文体显得更为含蓄、深邃、优美。因此,语言的感悟,还需讲究意境的发掘,就像郁达夫所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引自(写作概论》)从平凡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思想意义来。例如,《白杨礼赞》和《荔枝蜜》这两篇散文名篇,作者没有单纯地描绘白杨或蜜蜂,却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蕴涵了人类社会更为深广的东西:即赞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的抗日精神;颂扬平凡而又伟大的普通劳动者。这一意境两篇散文分别体现在文章结尾的倒数第二语段。这一语段,作者不写,对全文的结构并无多大影响,文章照样浑然天成。但写了这一语段,文章的立意就高远得多,意境就由小见大,有了一个深刻的高度。因此,语言的感悟,注重文章深层意境的发掘,亦是不可忽略的方面。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感悟,如能从以上三个方面予以突破,那么,对于学生更好地积累语言和灵活地运用语言是大有帮助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