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试论语言感悟的着眼点
作者:刘金龙
一、突出“情”的抒发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因而,情的抒发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可以说,“情”是联结教师、学生和文本的纽带,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催化剂。是故,语文教学“情”的问题,就成为贯穿课程基本理念、总目标、阶段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的一条红线。那么,怎样才能突出“情”的抒发呢?
(一)备课时要披文入情。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任何一篇课文,作者要反映大千世界中纷繁的客观事物,必然在观察、感受、思考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己的鲜明态度,或爱、或恨、或怨、或喜、或赞扬、或批评、或同情、或厌恶……一定是有感而发,一定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教师在钻研教材、备课的过程中,应走进课文,与作者、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真切感受和理解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好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创设出激情洋溢的感悟氛围来。
例如,《蜡烛》这篇战地通讯,刻画的玛利·育乞西这个老妇人,最能打动人心的是老妇人冒着炮火,不顾生死,艰难移动,掩埋红军烈士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好文中有关的语句、语段,要求学生想象:假若你在战场上目睹了这样感人的一幕,会不会热泪盈眶?这样披文入情,通过与作者、作品的心灵交流教师感动了自己后,课堂上才能情动于中,把自己的感情传染给学生,把作品语言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对红军烈士的崇敬、热爱,情同母子的思想感情抒发出来,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感悟课文,与文本产生情感交流上的共鸣。
(二)上课前要善于激情。“语文教学不单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这就说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感悟,要善于用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沟通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
例如,教学《最后一课》,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预习题:这篇课文写了几位主要人物,主人公是谁?是韩麦尔先生,还是小弗朗士?如果是前者,根据何在?是后者,根据又何在?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活跃起来了,有的认为是韩麦尔先生,有的说是小弗朗士,还有的说两个人都是。于是,议论、读书、再读书、再议论。这样,在读与辩的语言感悟中,掌握了故事情节,明确了主人公,理解了文章主题,抓住了关键语句、语段。一堂课下来,学生还沉浸在饶有兴趣的合作学习探究情境中。
(三)上课时要潸然动情。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感情的委婉曲折,起伏跌宕,领悟语言的表现力、生命力”。因而,课堂上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待到教师自己情动于中时,学生就会在老师的感染下,深入课文,认真体验文中所表现的场景,使自己的感情在语言的咀嚼、品味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例如,《老王》一课,写的是一个忠厚而不幸的三轮车夫,记叙的是日常琐事,无曲折的情节和大起大伏的感情。但平淡的语言中却字字句句显露出作者的一片真情。以老王临终前一天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的情节而论,观老王外貌,听老王所说,看老王所做,他那生命极限的凄苦与恐怖,不仅震撼着作者的心灵,也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一句“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的大白话,蕴涵着作者关切、同情,怜悯、吃惊、害怕的复杂感情。两句“我不吃”“我不要钱”的大白话,体现出一个临近死亡的苦命人那知恩图报的深厚情谊。那是地位卑微、忠厚善良的车夫回报给地位高贵、善良好心的读书人的最珍贵的一片真情。因而,作者才凝练出“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是在全文中最有情感含量,最能表现内心世界的点睛之笔。品读至此,令人莫不潸然动情,心里泛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悟至此,课文善良的情感基调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烙下深刻的印记。
二、注重“美”的熏陶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课标的这一要求,说明了美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语文教学就是审美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可以说,每篇课文都闪烁着美的光彩,涉及到美的各个领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的各种形态。因此,注重“美”的熏陶,是悦人到怡人,感人到育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突破口。
(一)反复美读。美读就是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吟诵课文,美读是感知语文教材的重要方式。众所周知,语言是文章的信息载体。汉语言生动优美,“它表情达意的准确程度、细腻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反复美读,可以“把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古人关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些诗句,通过有感情的吟诵,眼前就可以想象出木兰奔赴战场时的矫健英姿,边塞夜景的战地生活和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这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来。
(二)进入美境。美境就是文章的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特定情境。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时,应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如临其境,如扪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像喜亦喜’,‘像忧亦忧’的心理感受。”如《口技》一课中“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这些语言,表现的是对口技艺人高超技艺的倾倒。学生通过品味、想象,深入到文字所描述的美境里,可以产生出“如痴如醉”的情感体验来。
(三)获得美悦。美悦即美感,就是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所产生的一种自由的、舒畅的愉悦的感受,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阅读文章,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就是要获得一种愉悦的感受。例如,《绝唱》一课,听众听到王小玉演唱的感受是:“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火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品味、感悟这些语言,就如同亲身感受到王小玉演唱时给人带来的那种愉悦与畅快,从而获得感官的刺激和美的享受。
(四)学会美析。“美,寓于形象之中。”美感则主要靠形象感染来实现。课文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是靠语言文字这一审美客体的刻画来完成的。自然,进行语言的感悟,有些比较显露的语言尚能领略一二;有些委婉、含蓄、深沉的语言,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阅历所限,就难以品味出其中的韵致来,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赏析——欣赏美。为他们“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使他们“从心里头说出一个‘好’字和‘美’字来”。(叶圣陶语,引自《语文教学艺术论》)例如,《信客》一文中“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这句老信客对年轻信客说的话,是文章的一个重点句,质朴而富含哲理。学生在品读感悟时,只是粗略地领会到这样两层意思:信客要讲信用;老信客在追悔自己的过失。而文中寓含的反映老信客内心深处那种无名的痛楚、悲凉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诚信美,以及推而广之做其他职业其他事情都要讲诚信的哲理美,学生是难以体察到的,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方能在赏析、品味的过程中,体验出文字所寓含的人生哲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