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孔子世家》研究性学习报告

作者:许典祥




  问题的源起:
  在指导学生学习高中语文读本第六册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问题:孔子为什么难以推行他的仁政主张?我认为是他个人的原因,他说话太“冲人”,他的主张很好,但说话太“生硬”,不易为人接受。
  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观测点”很新。以前我们看孔子,关注的大多是他的思想,即使谈到孔子的语言,也是作为《论语》这部语录体著作的语言,大多是从语录的角度去分析他的思想价值。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爱因斯坦语)。我决定搞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复述了张同学的问题,肯定了他的“重大发现”。或许是我煞有介事的开场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个同学说:“孔子很幽默,有些话很搞笑。”(举例略,下同)
  另一个接着说:“他说话太损人了,他并不‘娴于辞令’。”
  “孔子经常言行不一,出尔反尔。”
  “他言不由衷,好像是迫于无奈。”
  ……
  对一个问题的切入,首先是感性的,它将是理性研究的必经过程。第一步,我需要的仅是他们对这个话题的浓烈兴趣。
  课题的创设:
  先由学生自主广泛地提出问题,然后让他们从“孔子的语言”入手,研究他的话语特点,推选出一个“总题”——桀骜的语言,沉重的幽默。
  研究的目的:
  1、了解孔子“桀骜的语言,沉重的幽默”形成的原因、背景,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巨人——孔子。
  2、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研究兴趣,为将来从事研究活动提供一个思路。
  3、有意寻找文与史的结合部,对春秋时代的历史作进一步的了解。
  4、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和条件,提高自己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5、协作与资源共享。
  活动的原则:
  围绕课题,学生可以自行设计问题,教师主要起组织、协调、指导和评估作用,重点在调动学生学习与探讨的积极性。高三时间紧迫,老师可以向他们多提供一些资料。
  研究的方式:
  利用纸本和网络,阅读《孔子世家》、《论语》以及后人评述孔子的文章,掌握一定的资料,制作、整理卡片;采用讨论、资料论证和询问等方式,形成初步的观点;再经过讨论、辩论,确立观点,写成小论文。
  研究的步骤:
  (借助高三寒假这个特殊的时间,制定如下研究计划)
  1、由住得较近的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原则上3-6人),召开2-3次讨论会。
  2、查阅资料、发现问题,小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记录。
  3、小组陈述:经历了哪些实践过程,收集到了哪些资料,形成了哪些共识,有哪些异议,有哪些研究上的困难等。
  4、对小组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未达成一致的问题),组织1-2次全班讨论。
  5、每个小组提交一篇论文。
  6、请语文组部分老师参与评估,公布研究成果;教师进行归纳整理,作出总结。
  总结陈述:
  问题一:孔子“桀骜的语言,沉重的幽默”是如何形成的?
  孔子的家世:孔子出生低贱,是叔梁纥在64岁时与一个叫颜征在的少女“野合”所生。因为母亲少寡,按当时的礼制,他的母亲不能为叔梁纥送葬,甚至不知道叔梁纥葬在何处。可以说孔子出生在一个忤逆礼教的破落之家,他的少年时代会不会因为“可怕”的家庭出生而蒙上阴影?这些对他个性的形成会不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孔子对“礼教”的遵崇又是对父母忤逆礼教的一次“反叛”,一次“正礼”的回归:“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少年的“复礼”行为,无疑是对亡父的一次“沉重的幽默”。
  2、混乱的时政。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政治大统一格局早已打破,国家的实权不断下移,由诸侯而大夫、由大夫而陪臣,“陪臣执国政”的现象非常普遍。孔子长期生活的鲁国,其政权控制在“三桓”手中,甚至连鲁昭公、鲁哀公都不得不寄居国外,客死他乡。在这样一个天下分裂、战争频发、礼崩乐坏的时代,激于义愤,孔子自然充满了浓烈的现实批判态度——他看到的一切,与他的理想是如此遥远:“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孔子对这个“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无道”社会十分不满,挞伐无情,语气之“重”,情由理出。
  3、失落的信任。自国君至大夫、陪臣,少有人理解孔子、相信他的主张,甚至对他的政治主张公开嘲讽、抵制。齐景公本来器重孔子,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在节财”的政治主张深得景公欢心,但晏婴却百般阻挠,把儒家学说看得一文不值:“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久)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最后,景公只好下逐客令:“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得悻悻而去。
  他去卫国,卫灵公抬头看大雁,“色不在孔子”,其实是根本不理睬他,孔子只好离开卫国。他去楚国,楚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令尹子西却认为“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就能像文王、武王一样,据百里“卒王天下”,“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楚昭王最终拒绝了孔子。
  4、拒不媾和的追求。孔子“出道”碰见老子时,老子就送给他一番“忠言”:“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此言击中了孔子“要害”。孔子一生“聪明深察”、“博辩广大”,周游列国十四年,残酷的政治现实常使孔子“近于死”、“危其身”,但他决不屈志迎合。他在宋国时就差点被遭遇过自己恶评的豪奢之徒桓魋(宋司马)杀掉;楚王“聘孔子”,陈、蔡的大夫非常着急,因为他们的立身行事被孔子看得十分清楚,去楚国会对他们不利,“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于是不惜出兵围他,将他和他的弟子陷于死地。他在卫时,看到“卫灵公与夫人同车”“招摇市过之”,心中不爽,宣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没有见过有人像卫灵公那样爱美德就像喜欢女色的,“于是丑之”,一气之下离开了卫国。
  5、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孔子的“克己复礼”自然是要复周礼,但周王室已衰微,礼崩乐坏,连不喜欢孔子的晏婴都认为“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但晏婴与孔子不同。除了有这份“恶”的感觉,任何人都不能像孔子一样为求得“政治和谐”而“矢志以求”。春秋各国忙于争伐,王室之内也是波诡云谲,权力之争从未停息。谁会有时间理会孔子的那一套“仁”呢!正因如此,孔子推行他的仁政主张,将以有为于国、有为于周制,但却无人理解,甚至理睬。不得意时,语言之中强硬些就在所难免。他是希望在万不得已中可以“强制执行”他的政治主张的,但孔子的力量太小,小到甚至还不能与自己抗衡,更遑论对付列国!
  6、个性的生猛。诲人不倦的孔子也时常言辞激越。甚至连孔子的得意门生都惹孔子生气,孔子言语之过激,甚至不惜讽刺挖苦。但孔子不能左右别人的人生,伤人亦自伤,看出了孔子的徒唤奈何。宰予昼寝,孔子勃然大怒,骂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曾借《诗经》中的“匪兕匪虎,率彼旷野”两句问子路: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里被迫疲于奔命”,我的学说难道不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种地步?子路说:你是对的,但天下不容你,你何不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十分生气,“今尔不修尔道而求容,赐(子路的名。孔子一生气,就对学生直呼其名),而(你)志不远矣!”在政治见解上,连他的学生都不能深味他的苦闷。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