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语文教学的四度
作者:周红阳
亮 度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因而“亮度”也就是指语文教学的审美特点。长期以来由于对学科性质的认识不全面,加之社会政治因素的干扰,使得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性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从而导致了语文课的美感普遍缺乏,这也是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近年来关于加强语文学科审美意识的呼声很高,但实际上与真正审美化的中学语文课堂距离还非常遥远,不用说写作教学的课堂里,就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经典的阅读教学课堂里,也感受不到多少审美韵味。这种状况由来已久,可谓积重难返。
语文教学中抽调了“审美”这一环节,语文课堂便黯然失色,枯燥乏味。因而追求语文教学的“亮度”不是个别教师的喜好,而是全体语文教师无法推辞而必须身体力行的重任。有了“亮度”的语文教学,学生必然会喜欢,欣赏美和品味美是年青人的天性,他们怎么可能将美拒之于千里之外呢?
依笔者之见,语文教学的“亮度”应当是客体与主体的完美结合和相互作用。因为作为教材(课文)的文本都是被造就的“客体”,没有主体(人)的创造就不会出现这么一篇篇的精品佳作。但它又是“主体”的,一旦被“造就”它就作为一个“作品”而相对独立地客观存在,是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即使离开创造它的主体(作者),它依然闪烁亮丽的光彩而毫不逊色。同理,语文教学的“亮度”也是如此。一方面,文本(教材)是审美客体,师生是审美主体,文本通过师生的审美活动而激活美。没有师生的阅读和鉴赏,再优秀再经典的文本也仅止于“文本”而已,其审美意义就无从生成。另一方面,如果被阅读的文本没有“美”的内涵,那么无论阅读主体怎么努力,也还是生成不了“美”的意义,“亮度”也无从谈起。虽然《课标》倡导师生成为教材开发的主体,但现行中学教学体制和教学计划已经框定了阅读文本(教材),至少在现阶段,要让语文教学呈现足够的“亮度”,还是对文本作审美解读比较可行。如是说来,“亮度”便是一种审美阅读。
美国作家梭罗的散文经典《瓦尔登湖》已编入高中语文实验教材,有位梭罗研究专家曾说过,《瓦尔登湖》至少可以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既然作为语文教材,我们自然要把它“作为一部文学名著”来阅读。看作者描写“泛舟湖上”与湖水近距离的“亲密接触”的片断——“成亿万的小鲈鱼围住,都只五英寸长;绿水中有了华丽的铜色,它们在那里嬉戏着,经常地升到水面来,给水面一些小小水涡,有时还留一些小小水泡在上面。”这是不同于“水蝎”“掠水虫”“燕子”等另一种属于湖的生命现象和独特景观。这里有色彩、有形状、有场景、有动态、有细节,呈现出活泼热闹多姿多彩的美丽图景。此处作者并没有太多的情感抒发,但从对“鲈鱼”种种形态的仔细观察和细腻描写之中,我们可以感悟到瓦尔登湖在梭罗心目中永远是美丽的可爱的,根本没有季节的隔膜。关注了这些描写,自然也就突出了文学审美性,提升了语文教学的“亮度”。再看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的两段文字:“当她将沉重的利刃举到颈边,当她消逝在滚滚东去的浪花声中,当鲜血涂红了半天的云彩,英雄哀喊,乌骓悲鸣。他要成就千秋伟业,他要把‘项羽’两字刻在历史的帝王册上。然而,当四面的楚歌涌进脑海时,曾经拔山举鼎的豪迈一下子化成了无奈。/一曲楚歌,便让他回忆起一生的每一次征战,每一次庆功,每一次意气风发。他的世界在粉细如丝的楚歌声中黯淡了色彩。”句式之铺陈、气势之踔厉、情景之渲染、历史之凝重、成败之对照、语言之精练、文笔之优美、思考之理性等等,其“亮度”不仅照亮了阅卷教师的眼球,也照亮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深 度
语文教学的精彩还需要“深度”。语文属于人文学科,这个学科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可以涌现许多出色的名家,但无法产生亘古不变的结论。记得美国著名批评家苏姗·朗格说过:“人文学科没有最好的答案,只有更多的答案。”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学才能够有声有色,精彩迭出。
这些年中小学教学一直推崇“探究”性学习,我们也经常耳闻目睹各种各样的“探究”。尽管对何谓“探究”性学习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分歧不小,暂时难成共识,大多只是按照自己的诠释在尝试,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无疑是值得重视的。不少人以为语文教学的探究和创新相当容易,这是一种严重的偏识。探究和创新决不可能像换一种“游戏规则”玩玩那么方便,也不是别出心裁地耍点“小聪明”,在方式方法上来点“噱头”便能如愿的,真正意义的探究和创新需要体现足够的“深度”,至少也应该有新的视角和见地。在笔者看来,缺乏“深度”的探究是一种“伪探究”,只能哗众取宠误导学生,不但不能提倡,而且必须防止。
诚然,并非每个文本都有必要搞一番“探究”,也不是每个文本都可能探究出意义来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以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我们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作“探究”。着重培养青年学生的一种探究意识要比具体的探究有意义得多。但是,探究意识的培养不是望梅止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探究来逐步形成。语文教学的“深度”要在不断的积极探究中才可能出现,告别了探究也就走向了平庸。不过,这种开掘“深度”的不少探究不是非得借助师生的智能来实现。充分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资源共享的现代社会不但应当而且必要。千万不要把“探究”狭隘地理解为孤军作战甚至单打独斗,接收、整合、协作、切磋和互动等非常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今天人类任何形式的“探究”都是建立在历史文明和他人智慧的基础上的,否则人类只能在饮毛茹血的洪荒时代重新起步。
每位语文教师理当清楚地意识到,“深度”不仅是让语文课精彩连连的关键因素,更是提升语文教学品位的重要途径。无数事实表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并非福音而是灾难,社会上(包括学校里)有些识字的人总喜欢横挑鼻子竖挑眼地发难和指责语文,这种“莫须有”式的飞来横祸往往搞得语文教学十分被动。无庸讳言,直到今天忽视甚至轻视语文学科的现象依然如故,只是表现为若隐若现忽明忽暗罢了。在这种险象环生的环境里从事语文教学实在谈不上轻松和愉快,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希望人们能改变对语文学科的偏见,除了继续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外,关键还得广大语文教师自身踏实不懈的努力。假如我们重视了语文教学的“深度”,打造出语文教学的高品位,让人们领略到语文的博大精深,既是“阳春白雪”又是“黄钟大吕”,那么就会使更多的人多一些由衷敬意而少一些说三道四。当语文教学用自己的“深度”对世人发表宣言时,语文学科也就登上了一个令人仰视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了。
需要申述的是,语文教学的“四度”必须在“语言本体”这个根本前提下运作,由此便就构成了“一本四度”的语文教学基本体系,保证了语文教学有序有效有个性地顺利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