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关于问题的三个问题

作者:蔡伟胜




  
  三、如何解决问题?
  
  尽管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但如果只是提出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其意义也很难说。人类或许有探究、解决问题的天性,不能解决问题总是让人遗憾的。
  我们首先反对教师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也不能一节课内把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澄清,解决问题须有一个必要的过程。这就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需要自己建构。
  现在公开课上最常见的方法是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把这种方法叫做合作学习。的确,分组讨论是一种锻炼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在交流中可以学习并发现,但交流讨论的前提应是深入的思考,没有对问题起码的认识就不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没有自己的观点,何谈讨论研究?朱子曾说:“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读书之要》)与其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形式化的讨论,不如先让学生熟读精思。而且在没有思考或思考不成熟的时候去讨论,反倒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深入认识。
  问题的解决必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深入的思考、精彩的对话。只有在深入挖掘文本,熟悉作者,熟悉作者写作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最终得以实现。
  解决问题可能有这样三种结果:1.课堂上师生共同得出统一的答案(多为知识型的问题);2.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得出最终答案;3.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合理答案。
  第一种情况好说,这样的问题在语文课上也不算很多。
  第二种情况也不是很多。这些问题往往要放到课外解决,有的还须要学生在一定时间后,甚至可能是很长时间以后,在学生的知识、经历丰富积累之后才能解决,有的问题现在根本没有答案,是人类的未解之谜,更不能让学生解决。必须为每一个问题找到答案的做法往往使学生过于功利和短视,甚至会误导学生找到的是看似有理实则狭隘错误的答案。其实这样的问题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渴望,引起探究问题的兴趣,养成研究问题的习惯,或许我们今天没有解决的问题会影响、激励学生的一生成为他们追求、奋斗的起点。当然,我们也不能以现在没有现成答案为借口不去努力解决,使那些在深入研究之后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因为懒惰和怯懦而束之高阁。在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之外,我们要培养的是独立、深入研究的习惯,善于合作及正确的研究方法,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良好意志品格。
  第三种情况是我们现在语文课较为常见的情况。这对于以往总是在课堂上寻找统一的答案(实际上往往是老师手里、教参上早就有了现成的答案),已经是一种进步。但新问题就出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答案缺少反馈或反馈很不到位。学生自己说出的答案,往往是感性的、表面化的甚至是片面的,须要教师引导,将其升华为理性的、深入的、全面的观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教师对学生得出的错误答案往往不敢否定,一旦否定担心被讥为没有以学生为本,不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一味的对对对、好好好,没有批评,只有鼓励,没有否定,只有肯定。有一次听一个老师上公开课,讲《皇帝的新装》,一个学生发言认为皇帝愚蠢,受骗活该,并对骗子的高超智慧予以很高评价。教师竟然没有任何惊讶,反倒表扬“不错,很好,有新意”!他忘了,在任何社会欺骗行为都应受到唾弃,这是普适的基本的社会道德,我们必须告诉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答案的多向性必须建立在正确性的基础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