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文学能力与话题作文
作者:杨锦全
此题的话题是“文化反思”,话题要求写“对文化的反思”。但文化是什么?词典上注释为: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文化水平/学习文化。
“文化”一词有这么复杂的内涵,在考场上我们无法去翻阅词典,也就无法明白这些意义。即使你能知道这些意义,那话题中的“文化”又应该作何解释?显然,如果只看这个话题,就会感到它很宽泛,不好定位。但是,如果能够巧用材料,那话题的难度就会降解。材料对话题有解释作用,有定位作用。然而,这是一则文学性很强的材料,文学素养底子薄了就读不懂;读了也是不得要领,甚至更为稀里糊涂,真可谓“不读不明白,读了更糊涂”。而文学素养好的考生一下子就能从材料中读出“文化”的含义。
被人知道得越来越多的是“周迅”、“关之琳”、“马克”、“比尔”、“景冈山”、“爱情”、“就要发”。“周迅”、“关之琳”、“景冈山”是时尚歌星影星,“比尔”是富翁,“马克”是货币,这些和“爱情”、“就要发”的世俗情态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被人知道得越来越少的是“鲁迅”、“卞之琳”、“马克·吐温”、“保尔”、“井冈山”、“艾青”、“九一八”。“鲁迅”、“艾青”、“卞之琳”、“马克·吐温”是文学家,“保尔”是文学形象,“井冈山”是革命圣地,“九一八”是抗战纪念日。这些放在一起又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就是文学性的表述。“周迅”、“关之琳”、“马克”、“比尔”、“景冈山”、“爱情”、“就要发”,“鲁迅”、“卞之琳”、“马克·吐温”、“保尔”、“井冈山”、“艾青”、“九一八”都加上了引号,表明并不是实指,而是运用了“把抽象的概念具体为生动形象”的借代手法,指的某种概念。那是什么概念?
把这两组对比起来一分析,就会知道——“周迅”类实际上是“流行”、“时尚”、“世俗”、“娱乐”、“消闲”等概念的形象说法。而“鲁迅”类则是“经典”、“传统”、“高雅”、“神圣”、“严肃”等概念的形象说法。
再把这种认识和话题“文化反思”结合起来思考,就会知道——“周迅”类实际上是指“流行文化”、“时尚文化”、“世俗文化”、“娱乐文化”、“消闲文化”,我们可以统称为“世俗文化”。而“鲁迅”类则是“经典文化”、“传统文化”、“高雅文化”、“神圣文化”、“严肃文化”,我们可以统称为“经典文化”。“对文化的反思”,也就是对这两类文化的反思。再结合材料的表述,“对文化的反思”实际上就是对“世俗文化”被重视,而“经典文化”却被忽视、淡化这一社会现象进行反思。
抓住材料进行分析,我们无须查词典,就能知道“文化”的含义,而且还知道了命题要求我们反思的对象——文化,知道了命题要求我们对文化反思的内容——“世俗文化”被重视,而“经典文化”却被忽视。弄明白了这些,我们自然就会思考出比较好的立意:
1、传统文化不能丢。我们需要传统文化,它使我们生活得丰富快乐;我们更应坚守传统文化,它使我们的思想厚重,根基坚实。
2、“世俗文化”和“经典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我们不能厚此薄彼。曾经的“经典文化”促生了今天的“世俗文化”,今天的“世俗文化”也将促生明天的“世俗文化”,并且经过时间的淘洗,使优秀的部分积淀下来也成为“经典文化”。因此,重视“世俗文化”远比什么文化都不重视要好得多,并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在重视“世俗文化”的同时,别忽视了“经典文化”。两种都看重,人的精神世界会更充实、更丰富、更厚重、更有品位,我们的社会就会更优化、更坚实、更和谐、更有底蕴。
分析到这里,你还会觉得无东西可写吗?还会远离话题,不着边际的去大谈历史,大谈流行,大谈精神,大谈时髦等与话题“文化反思”毫无相干的东西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困难的法宝。巧用材料,是消解话题难度的金钥匙。文学能力,是理解材料含义的醒脑丹。
*作者系湖北房县一中特级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