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文学能力与话题作文

作者:杨锦全




  文学的显要特征是形象性,形象大于理念,理念要借助形象。可以说,没有形象的表达根本算不上文学性的表达,不是文学作品。这里所说的文学能力,也就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生动的形象,或反过来把具体生动的形象概括为抽象的概念。作为重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高考作文,文学能力当然也在考查之列。特别是“人文性”被高度重视的今天,“文学教育”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对“文学性”的考查也自然成了重点。
  高考作文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考生的构思和行文上,也就是构思要巧,选材要新,立意要深,语言要美,其文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把抽象的理念具体化为生动的形象。从2004年的高考开始,对考生文学能力的考查又提高了:在作文命题上也加注了很浓厚的文学因素。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这是2004年江苏卷的作文命题,初次接触这道作文试题,不光是学生,就是不少语文老师也会惊呼:“此题难写!”但当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广泛比较之后,又不得不称赞这是一道很优秀的题目。
  其优秀之处,不仅因为它是很有哲理境界的话题作文,也不仅因为它依然巧妙地保持着话题作文的最新命题形式——关系式话题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这道作文命题含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浓浓的文学意味流淌在语句间,也流淌在语句之外。
  首先是材料的文学意味很浓。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这段话既有哲理的意蕴,又有诗的精美、凝练,更有形象的生动显明,是诗化的材料。
  其次是话题本身的文学意味很浓。用一般的方式来表达,话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无外乎是“灵动与沉稳”的关系话题。“灵动与沉稳”周正得有些呆板;但命题者加上了“水”“山”的修饰,变化为“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就有韵味了。它不仅使语言整齐优美,具有诗的顿挫,而且赋予了鲜明的形象特征,给具有文学灵气的人以丰富的思维空间。但不少考生却因为缺乏文学的思维能力,因而难以悟透这个话题所含的形象特征,却实打实地去大写特写山怎么样,水怎么样。他们并没有弄懂这个话题所隐含的比喻意义——“像水的灵动,如山的沉稳”的内涵,所以构思作文时缺乏联想和想象,在选材命意上就无法“由此及彼”——由“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想到“像水的灵动,如山的沉稳”的更广阔的东西,其灵气被“水”溺死,被“山”压死了,写作能力被缺乏文学解读和文学审美的干瘪意识扼杀了。
  如果话题是“灵动与沉稳”的话,或许他们写起来会更直接明了一些,但变成“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加了“水”“山”,不少考生竟不懂“灵动”“沉稳”,特别是“灵动”的意思了,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他们作文中那些不知所云的内容看出。不懂“灵动”“沉稳”的意思,其原因就在于不能把握“水”“山”的形象特征及其由特征而产生的意象。
  如水,它的形象特征是丰富的,其意象也是丰富的。一定的意象是从相应的形象特征中提炼出来的。
  “流逝”的意象是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形象特征提炼的。
   “坚韧”、“持之以恒”、“以柔克刚”的意象是从“水滴石穿”的形象特征提炼的。
  “纯洁”的意象是从水晶莹剔透的形象特征提炼的;而水的“柔弱”的意象是从水易被污染的形象特征提炼的。
  “从善如流”的“水”是“虚心”的意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水”是“奔放”的意象。
  那么“水的灵动”之中的“灵动”这个意象又是从水的什么现象提炼出来的呢?原来——水,遇高则止,遇低则流;遇阻则绕,遇崖则瀑;遇滩则缓,遇坡则湍,遇凹则潭。
  水,浅则清澈,深则碧绿,渊则阴森。
  水,冷则冰,热则气,常则流。
  水,方则方,圆则圆,扁则扁,长则长。
  水,总是能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自己,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它都能从容应对,以求得自身的存在和价值,这就是“水的灵动”。根据水的这些现象特征,我们不难读懂“灵动”的内涵。“灵动”就是“灵活、机动”的意思,就是“聪明”“智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意思;而不是活泼、好动、开朗、爽快的意思。当读懂了“灵动”的内涵,写起作文来就不会脱离话题,就不会出现立意无着落,选材很茫然的情况了。
  形象思维是文学思维,是审美的思维。当我们深入观察,发挥联想和想象,由事物的现象升华到文学的形象时,就能很顺利地解开“灵动”这一概念的内涵,就能在现实生活中选择出“灵动”的写作内容了。
  2004年湖北卷作文命题也同样包含着极浓的文学意味。不同的是其文学意味包含在材料之中。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出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得清晰明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十人中有九个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这个材料本身具有极强的文学形象成分,它其实是一则寓言,而不是现实生活的实录。花钱去买用不成的生活日用品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人回避自己,不愿清晰的审视自己的事情确实又是屡见不鲜的。刘禹锡的“昏镜”“明镜”已经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人的榜样,人的态度,人的追求,是一种比喻,一种象征。有些学生不能用文学的审美来解读材料,就误入了迷阵,闹出了笑话。
  文学的特征是形象性,其灵魂是人文性。作文需要形象来添彩,需要人自身的灵魂来充实。没有色彩,文章就无味;超出人自身的本性,文章就会虚假。
  在写作中,无论考生写什么文体,若没有相当的文学功底作保证,写起来肯定是困难重重;若没有及时调动起文学思维来解读作文命题的话,肯定如坠云雾。在大力倡导人文性的时代,文学教育已经发展到接受检验的高度了。
  考生若具有了相当的文学素养,作文时就会有一方“明镜”,就能拥有“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如下面作文试题也有极强的文学性,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文学能力,因而无法下笔,不知从何写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冈山”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越来越少了;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了,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越来越少了。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文化反思”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