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诗歌美育的因素及实施途径
作者:唐晓军
一、诗歌的美育因素
诗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它有着其它文体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美育资源。纵观现行人教版七——九年级语文教材入选的111首诗歌(现代诗歌21首,古诗词30首,课外附录古诗词60首),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性诗歌,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首诗都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
1、美在情感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①我国传统诗论、词论推崇的“沉郁”风格,就是主张诗词要循着情感的流动,写得往复深沉,错落有致,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鲁迅曾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②可见,情感是诗歌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凡优秀的诗歌,往往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游子思乡之情,《关雎》中的男女恋情,《乡愁》中的渴盼统一之情,《沁园春·雪》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报国豪情……诗歌美育教育讲究以情动人,就是要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
2、美在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臻于精粹的一种艺术,处处闪烁着美的光华。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它既有精练含蓄的特点,又有优美生动的神韵,因此,语言美是诗歌中的主要审美因素之一。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曾用过“到”“满”“过”“入”等十余字,最后才选定为“绿”,它看似平凡,却动静结合,表达内涵更加丰富,不仅描绘出江南春意的盎然生机,也暗示了作者再次进京的喜悦之情。白居易《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与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字都是经过反复推敲锤炼以后才写入诗歌的,内容表达贴切准确,在浓缩的诗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具有极强的美感和表现力。
3、美在形式
诗歌的形式美,一是表现为思路结构美,即诗歌的构思很讲究“精”、“妙”、“新”。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诗人以白雪作为全诗的背景和贯穿始终的线索,从雪写起,又以雪终篇,前后关联照应,浑然一体。而《马嵬》这首咏史诗,则是以倒叙见奇,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二是表现为建筑美。从诗歌的外在形式来看,往往具备一种建筑美,即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如《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形成了重章叠句的形式美,一唱三叹的音韵美。再如《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着,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4、美在意境
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③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或多幅美丽的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韦应物《滁州西涧》则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可见诗歌的意境美是诗人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从而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美。因此诗中的一朵花,一片页,一棵树,一个人,都具有感染人的力量。
二、诗歌美育的基本途径
积淀在诗歌文本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如何挖掘,美育资源怎样利用,就成了摆在众多语文老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着从审美感受入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这一基本要求,笔者认为实施诗歌美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设情境,营造美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显示,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的强烈审美愉悦,而作为文质兼美的诗歌通常也能激发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心理期待,这种审美期待正是教师实施美育的最佳契机,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手段,创设课文所需要的情境,将这种内在的心理期待外化为审美注意,只要构成了一种和谐的气氛和情调,那么课堂氛围就自然形成了。例如教学《蒹葭》一诗,对于未有恋爱经历的初三学生来说,要他们去体味诗中的情味,实在有点勉为其难,这个时候,音乐、画面、语言等就可以凭其独特的感染力来渲染气氛。笔者是这样设置的:课前多媒体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画面配以随风浮动的芦苇,画面两侧是一副对联:“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然后再以诗一样的语言导入:一段经典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秋水,伊人……一开始就让学生置身于一种美好的意境之中,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典氛围,烘托了良好的教学气氛,师生在这种设置的特定的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
2、朗读吟诵,感知美的诗韵
朗读吟诵是学习诗歌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于其它文学形式更适宜朗读和背诵。如果一首诗是一块炽热的红煤,那么好的朗读就能使它散发出全部的光和热。叶圣陶说:“文章要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④好的朗读吟诵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行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我们更快更深地带进诗词中,去领略诗歌那摇荡心灵的美。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可采取大声朗读,轻轻低吟,齐读,个别读,听录音跟读,加手势吟诵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读吟诵中体味、感悟诗的韵律美,同时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比如朗读韩愈的《左迁至南关示侄孙湘》时,可按照“二/二/三”的节奏,“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洲/路八千”。重读的音主要有“九重天”、“路八千”、“家何在”、“马不前”等。尤其在朗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时,要注意“云横”稍微平缓,“秦岭”开始上扬,“家何在”处达到上扬的顶点,以表现心中的惨痛之情。“雪拥”处又是平起,稍微低沉些,在“蓝关”处开始下降,至“马不前”处降到极点,且“马”字稍微拖长,“前”字顿收,以表现前途艰难的英雄末路的悲痛。学生在不断的朗读吟诵中,感悟到诗歌美的和谐的韵律,从而达以“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3、品味语言,领悟美的诗意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古诗的语言讲究形象性、色彩性、音乐性,具有神奇的魅力。让学生学会品味诗歌的语言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力,从而提高语文修养的重要途径。可以让学生从语音文字方面,遣词造句方面,标点格式方面,开动脑筋想想哪个字妙,哪句话精彩,哪种写法有特色……例如教学《沁园春·雪》,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谈谈词中感受较深的语言,学生在细细品味之后,说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有的学生说“舞”字既让人感受到舞蹈的轻盈灵动,又展示了群山绵延的秀丽之美;有人说“素”字写出了雪后大地的清爽美丽;也有人说“封”字写出万里山河被冰雪覆盖的景象;也有人说“顿”字好,黄河是奔流不息势不可挡的,可在这铺天盖地的奇寒面前,也乖乖地束手就擒,一下子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可以感受到雪国宏大的气势……通过对语言进行吟咏、比较、推敲、品味、辨析,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诗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同时,学生在品味语言的时侯,能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美好的感情和意境,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美的熏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