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高中文学作品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俞建江




  1986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文学教育的要求,结束了近30年中学语文不提文学教育的历史。自此,文学教育在众说纷纭中重新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编教材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数量,对中学文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学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人文价值,因此,文学教育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尽快革除教学中的弊端,探求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健步进入文学的殿堂呢?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就高中文学作品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一、文学作品教育的现状研究
  
  文学教育之所以从文章教育这一大杂烩中剥离出来,就在于文学的特殊本性和要求。文学的特点有三:间接性、情感性、形象性,它强调艺术想象和虚构,强调形象思维,以形象情感感染人。文学是“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冰心语)。如此,接触文学、领略文学,自然而然地要用心、入神、动情。文学教育首先应按照文学这种“质的规定性”来进行,创设情感自由、心灵自由、思维自由的情境氛围,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渐染,从而真正达到“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培养和提高文学素养,同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并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以至创造思维的能力”(张志公语)之教育目的。然而,在文学作品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些弊端:
  
  1.搬用解题方式解读
  笔者听过两位老师执教的《荷塘月色》和《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两篇可谓文质兼美的散文,可是听完课后,兴味索然。他们把课后练习及基础训练或相关的高考题的答案念给学生,就算完成了这些美文的教学工作。不从个体审美体验出发去拥抱作品,只把全部精力用在传授答案上,用冰冷的解剖刀,把一篇篇美文分割得支离破碎,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朱熹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文学作品教学本应该是最富生气和灵性的,现在却变得如此枯燥乏味。用这种毫无美感可言的方法教学,惟一的作用大概是使学生的文学“味觉”受到伤害,找不到读书的感觉,无法形成独到的见解,甚至导致思维的雷同和创造力的萎缩,导致学生的文学天赋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终身与真正的文学绝缘。对此,无论有多少理由可为我们开脱,我们自身都难辞其咎。
  
  2.搬用文学阐释习惯解读
  好的文学作品都有丰富的内涵,它们以其多义与复杂向读者讲述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万物的感受、思考与探索,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和深入思考,给读者以启迪。然而,文学教育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捉弄的悲哀,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得到培养,那套阐释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
  比如讲《祝福》,批封建礼教;讲《狂人日记》,则更是对封建社会发动总攻;讲《项链》,重点批判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讲《守财奴》,则肯定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满足于此,学生就无法正常思维、正常感知,无法理解《一碗阳春面》里所表现的不为艰难所压倒,团结齐心,努力向上的精神和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体谅等美好的感情,不能承认《守财奴》表现了人性的贪婪与愚昧这一人性共有的弱点……
  在这样整齐划一、不允许有任何“异端”思想的阐释习惯的作用下,学生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失去了原本具有的鲜活思想。不难推断,一千个这样的学生,恐怕也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
  
  3.搬用文学赏析文章解读
  随着高考对诗歌鉴赏能力考查力度的加大,不少老师也增加了对诗歌鉴赏的关注,然而自己一向对诗歌并无研究,所背诵的诗词也少得可怜,缺乏对文学的兴趣,缺乏文学感知力与文学悟性,不能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形态、情感形态变成自己人生、生命形态的延长,于是只好生搬鉴赏辞典。但由于缺乏自己真切的感受,怎么可能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怎么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与文学悟性?其实,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教学中,哪怕我们只谈出自己很小的一点心得,也会使课堂登时生辉。文学作品的讲授,应该是从教师的情感深处、从教师的心底流淌出来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受到触动、受到感染、受到启迪,从而提高他们鉴赏与创造的能力。
  
  二、文学作品教育的对策研究
  
  针对上述弊端,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努力提高文学作品教育的效率:
  
  1.开放教学课堂,营造人文情境
  文学作品教学首先要彻底摒弃上述种种束缚学生身心的弊端,确立正确的教学思想。从文学的特性出发,开放课堂,让心灵自由、思维自由。充分尊重每一个阅读主体的阅读体验,尊重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与探索,把文学文本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召唤结构”,其中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让我们的学生来填补,容忍学生的“异端”思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的思想冲破牢笼,见仁见智。
  就文学作品教学而言,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出发,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要用我们对作品的感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对人的终极关怀,让学生能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陶冶,从而拓展他们的精神空间,帮他们涂好生命的底色,以便能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日后生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苦难和不幸。
  要勇于打破常规,摆脱文学作品处理过程中的习惯性思维,改变解题式、讲学式等错误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新意。每个希望把自己的学生引向智慧之宫、引向文学殿堂的语文教师,都不应该拘泥于成说,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动用各种手段,发挥自己的长项,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使文学作品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力求教随文转,文因教活,使教学课堂呈现浓厚的人文情境。新教材中选编了很多情文并茂的文章,在讲授这些课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知识能力,通过讲一个故事,描述一种情景,用美读的方式诵读课文,或者用绘画,或者用音乐,营造与课文内容一致的感情氛围,以便学生更好地进入意境、理解课文、受到陶冶。教师应该投入到自己所讲授的作品之中,用心感受,深入理解研究,这样才能喜爱那些作品,讲出作品的内在美,用情感的火种,点燃学生求知欲望与智慧的篝火,让学生“明其言,会其声,感其情,悟其旨,得其辞,体其义”。
  
  2.培养阅读品质,形成涵咏感悟
  教学上的开放,如果没有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作基础,那往往是浮光掠影,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文学教学的目的还是无法实现。而且,好的文学作品,语言上往往是洗尽铅华、归真反璞的,构思是匠心独运却了无痕迹的。要体会这些“尽在不言中”的奥妙,就需要下探究涵咏的工夫,而这需要有良好阅读品质的支撑。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是文学教学得以落实的重要因素,它本身也是文学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
  阅读品质是指阅读行为、阅读作风上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等的本质,它包括阅读的习惯、阅读的价值观、阅读的感受和体验等方面,是阅读的重要构成因素。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此,要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积极促使学生阅读品质的养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