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偶得与小题大做
作者:张琴儿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是新教材的又一亮色。“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为此,教学中要积极开展读名著活动,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督促,以求实效。①提高认识,营造气氛。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好读书 读好书”,其实类似的活动应该贯穿于每个学期,用名人、他人对读书的评价、感受以及读书的经历作观照,务必使学生认识到读书对精神成长的重要性。同时注意营造气氛,如“每日一得”——请学生轮流于语文课前在黑板上书写一句话,可以是摘自书中的好句,可以是他人对该书的评价,可以是自己的读书心得。②师生共读,互相推动。要让学生读,教师就要带头读,不仅做出榜样,更为了有效的指导和交流。教师不仅是引导者、组织者,还应是参与者,师生的共同成长乃是教育所应追求的美好境界。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方法之一就是多读名著。③多样阅读,多多受益。怎样进行更有效的阅读?一是在“导读”指引下进行阅读,像《泰戈尔诗选》这样的诗集,古典名著等,“导读”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二是读写结合,形式上可以是三言两语的点评,可以是读后感,还可以是更高层次上的鉴赏。鼓励学生批判的读,有自己的独特体验,自己的意见。三是举办“读书沙龙”,围绕一个或几个话题,交流看法,展开争论,相互启迪,提高认识。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魅力何在?”“你不欣赏或更欣赏《水浒》中的哪个人物?”“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你欣赏《繁星·春水》这本诗集吗?”等。④积极评价,养成习惯。及时的评价是对学生读书积极性的保护和促进,是对学生形成性评价的组成部分。不仅关注读书量,读书过程中的态度、兴趣,也关注最终的领悟程度和鉴赏水平。通过种种评价、奖励的办法,最终使学生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则“名著导读”的意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另有“单元前言”与“课文提示语”,也可进行妙手偶得式的利用。“课外古诗词背诵”的重要性为广大教师所认识,如果能进行一定的归类并作专题欣赏,则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至于“综合性学习”,更是需要根据各地条件进行小题大做式的充分开发和利用。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总之,无论妙手偶得式,还是小题大做式,旨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中推行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确立“大语文观”,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将努力使语文本身具有更多诗性、浪漫的成分,让语文的芳香萦绕师生的精神空间,对美的追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习惯。
张琴儿,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余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