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日本作文评价给我国作文评价的启示
作者:朱文秀
四、从作文的评语来看,更加注重感情的交流
从明治维新算起,日本的作文教学大体经历了格式化的模仿、儿童中心主义、日常生活作文三个主要阶段。日常生活作文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的发挥,以表达个人的感情和培养个性为主要内容,重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如表现父母的恩情、朋友的情谊、教师的关心、人生的体验等等。教师不仅在作前指导中贯彻了“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这一原则,而且在作文的评语中,也最注重“真情实感”。这种作文评价观充分体现了日本语文教育对人本主义的重视。过去,日本由于过度强化自然科学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科学的教育,导致许多学生文化贫乏,感情冷酷,青少年犯罪及校园暴力时有发生。因此,在现代日本的语文教育目标中,极为重视人文学科教学,注重人的思想、精神、道德、感情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这种观念渗透到日本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作文评语就是一个体现——教师对学生作文中所表现出的感情表示自己的态度。例如,一个学生的作文写自己怎样收养了一只被别人遗弃了的小猫,表现了一种对孤独可怜的动物的深切同情。老师的评语就写道:“小猫的遭遇真可怜,它在雨地里发抖的样子和凄苦的叫声,使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现在它终于有了一个体贴的朋友了,我真为它高兴。”他们认为评语不应该是对学生作文作冷峻的评价,而应该是对学生内心感情的理解。只有这样的与学生心心相通的评语,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让学生感到自己作文的价值,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我国当代的作文教学也强调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和感受。但是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限制,老师担心学生的真情实感容易出问题,学生也担心自己要是说了真话可能连及格都难保,所以双方都回避,宁愿保守一些,和别人的一样至少是求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感情上的交流在作文的评语上就无法实现。教师的评价,更多地是在作文的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上下工夫,体现这种倾向的最经典的做法便是“精批细改”。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的经历、情感、思想等存在代沟,教师评改时未能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而是以成人的眼光居高临下地来批改学生的作文,挑剔学生作文中的种种不是,似乎批改作文,就是发现学生作文的不足,才能给学生更多的帮助。此外,有些语文教师平时很少写作,对于文章的构思和写作过程已经陌生,他们在“精批细改”时往往以单一的标准来评改,轻视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被剥夺了,思维活动被忽略了,激情被抹平了,剩下的只能是不见成效的令人头疼的写作。日本作文评价注重表现和挖掘学生情感的亮点这种做法,对我们有很大启发。中学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不稳定性,在写评语时一定要善于挖掘出掩盖在文字背后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并加以评价,用真心、诚心打动学生。教师在作文评改中就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意识,摆正自身位置,教师不是学生作文的局外人、居高临下的评判者,而是学生作文的参与者、与学生一样的生活体验者和学生思想的交流者。所以,我们写评语时要满怀深情,尊重学生的不同言语表现,多一点商量,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热情,如“瞧你这枝生花妙笔把赭山公园写得多美呀!”“再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多想在你的作文里看到生动的表情和对话”……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评价方式得当与否,评价效果优劣与否,都关系到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写作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语文新课标针对写作评价方面提出的“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等理念与日本是相似的。但不难看出,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理念在实践方面的确与日本有些差距,而这些差距正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借他山之石,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写作教学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也必将促使我们自觉地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作文教学改革之路。
朱文秀,硕士研究生,现居安徽芜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