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把握阅读教学的支撑点
作者:刘金龙
在新课程实验教学全面推进的过程中,阅读教学这出语文课的重头戏,如何凸现课标理念与目标要求?见诸报刊的名家宏论,以各自的教学背景、环境和视角,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从理论的层面来说,确实给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的启迪。但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切体会到:在阅读教学中,仅仅立足于某一方面施为,难以正确体现课标的教学理念与目标要求;要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使新课程实验教学在农村乡镇中学得以顺利实施,语文教师应把握好以下支撑点:
一、以讲读为基础
笔者提倡阅读教学以讲读为基础,因了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必要讲授点拨;因了农村乡镇中学的大多数学生没有自觉购买必要的学习工具书和教辅书来辅助学习的意愿,也很少有人养成自觉、主动预习读书的习惯;因了学生仅凭课本在课堂上互动,学习效果很不理想,甚至出现“冷场”现象等不可漠视的,至少短时期内难以逆转的客观教学实际。可以说,要使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在农村“普九”乡镇中学得以顺利推进,要使阅读教学尽快走出课改的尴尬困境,要使广大语文教师不为“语文课到底怎么教”所困惑,就应正视“以讲读为基础”这一支撑点的把握,“决不能因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而否定讲授法的合理内核”。
笔者这里提出的“讲读”,指讲解的阅读。是教师“根据课文,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还要进行讲解的教学活动”。讲读是适合学生素质、学习基础较差的广大“普九”学校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讲读为基础,不能理解为只是讲课文、读课文。它要求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具有一定和必要的讲解作用。朗读与默读,要有教师的指导,重点语段语句的美读、赏析,作者文化背景的介绍,结构的梳理,微言大义和课文意蕴的探究等等,都是讲读教学活动的内涵。所以,“阅读教学的讲读,实在是阅读课中一系列教学工作的综合”。换句话说,讲读教学,不是单纯的读一读,讲一讲,逐句地读,逐句地讲,而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引导学生自觉阅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理解课文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应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为,受知识、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有些知识,不经过教师必要的适当的讲解,学生暂时是无从理解的;而不理解这些知识,又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课文。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必要的讲解,正是为了排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既然世界是多元的,教学是多彩的,农村学生是多数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推行新课改的普遍意义,就应该重视讲读教学。
例如,《故乡》一课开头的环境描写,奠定了这篇小说的灰色基调。如果仅仅是让学生一读了事或形式上的合作探究,教师不进行讲解,那么学生的感悟只能局限在浅层面上,文中的艺术意蕴是难以揣摩出来的。因为,在“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这一语段中,一个“横”字,用得最好,写活了画面,学生却浑然不觉。指明出来,好在哪里?学生思考议论再三,仍不得要领。教师在引导学生美读感悟不及的情况下,必须讲解:①视觉上的感受,船在河流中缓缓前进,河流两岸有村落人家,从蓬隙向外望去,看到的村庄自然是一字排开的“横”着的样子。②地理方向上的实写。作者这次由北京回故乡,是由北往南,这是直行,沿途两岸是东西方向,自然是“横”着的模样。③心理上的感受,这是“横”字一词运用的精魂所在,它形象地写出了故乡的萧条、冷落,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
又如,在“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情”这一语段中,描写“我”看到现实中的故乡那荒凉破败的故乡时的心理感受,流露了“自我安慰”的一种忧愤之情。同理,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朗读或默读感悟了事,那么,学生至多懂得文中“我”的感受比较难过,心情不好。而文中“全不如此”“也就如此”“本也如此”中的三个“如此”,在遣词练句上的艺术意蕴,学生就难以理解把握了。是故,教师必须讲解:语段中的三个“如此”它们指代的意象是记忆中美丽的故乡,所表达的意思都是“这样”。但它们的含义却有所不同:第一个如此意蕴“荒凉”,第二个如此意蕴“美丽”,第三个如此意蕴“美好”。
“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这样的讲解,再让学生有感情的美读两遍,那么课文中这些环境描写所起的重要作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给读者奠定一个沉郁的深层矛盾的情感基调,流露出作者失望、忧愤的感情,为下文“我”对人的“景致”的失落而感到凄凉的关键所在埋下伏笔。
须知,“无论是城镇学校,还是乡村学校,迄今为止,在我们大量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教师采取系统讲授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无论教学怎样改革,教学手段怎样先进,讲授法仍是一种有用的,不可弃置的教学方法”。
二、以议论为核心
学贵有得,学贵自得。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习得阅读方法,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文章情感,形成阅读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议论、交流、发现,自悟自得。因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形成,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留给学生必要的探究时间与空间,努力营造议论、交流,自主探究,自我发现的学习氛围。
以议论为中心,不是泛泛而议,而是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引导学生对习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交流讨论,使教师指导点拨与学生主动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通过议论交流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学习、求异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培养提高。是故,指导学生进行互动议论,一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探究水平来确定议题。议题选择得当,学生才能议论得好,才能有所收获。二要对学生认识不到之处提示议论要点。三要对学生议论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给予必要的帮助解答。因为“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是指导学生议论时要做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例如,《孔乙己》一课的结束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在默读后提出了疑问:“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是不是病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议论,得出恰当的理解呢?我提出了如下几个议题让学生议论:①孔乙己在那时那地的环境中是怎样的一个人物?②孔乙己有多长时间没到咸亨酒店来了?③“大约”“的确”一表推测,一表肯定。一般来说,这两类互相矛盾的词语是不能用在同一个句子中的,作者这样运用是否矛盾,有何作用?于是,学生对照课文与议题进行积极思考议论,经老师的适当点拨,理解到:①文中的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人物,没有人关心他,没有谁能确切地知道他是死了还是活着,因此只能说“大约”。②孔乙己是个好吃懒做的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赊酒喝上一口的,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长达一年的时间始终没见孔乙己来,看来他“的确”死了。③“大约”“的确”表面上看相矛盾,但实际在句子中的运用上并不矛盾,反而使这句话的表达非常有分寸,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加强了小说对吃人的封建制度控诉和鞭挞的力量,给小说的结尾创造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在鲁迅的作品里,类似的含义隽永、韵味无穷的“矛盾”句还有很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