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对高考病句判别题命题的商榷

作者:陈星际




  ②2005年北京题——
  该报指出,这次会晤的主要意义,在于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
  经常看各种翻译文章的人,都能看懂这句话,该句属欧化句,显然是句译文,讲会晤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成果,但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参考答案认为表意不明,宜添加“(传达)善意姿态、(明确)长远战略和(体现)历史方向”。其实,这种添加未必有必要。欧化句最本质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冗长、倒置和跳脱”。不过我倒认为,句中“多于”一词很难兼顾前后,在“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后适宜添加“的体现”,使句子表述为“善意姿态、长远战略和历史方向的体现,多于具体互惠措施的落实”。撇开本句的正误不谈,拿欧化句供考生推敲,恐怕也脱离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
  ③2006年天津题——
  如果把天津建卫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诗,那么三岔河口就是这部史诗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
  “天津”成为地理概念是明朝的事,建卫之初衙署就设在古城中心地带的“三叉河口”,它的确是天津诞生发展之沧桑的见证者。应该说本题与天津的历史并无过多的瓜葛,就语法和语义而言,此句被确定为病句肯定缺乏道理。参考答案说,前后不一致,“600年”是历史,而“三叉河口”是地名,可改为“如果把600年的天津卫比作……”。我认为这种理解很难站住脚,就像“建国50年”、“建党70年”的表述一样,谁都不会对“天津建卫600年”产生什么歧义,何况,后句将“天津建卫600年”比作的是“一部史诗”而非一部交响乐,这就使本句的语义更明确了;至于“前后不一”的诊断,就更荒唐了,语法上这种“运用了假设关系关联词而只表示对举关系”的“如果,那么”句式,的确存在一定的争议,不过争议归争议,这种句式还是被广泛的使用着,甚至课本上也存在这种句式:“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碧野《天山景物记》)我们肯定不适合把高考命题演绎成专家展示语法争议的平台。
  ④2005年湖南题——
  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作为一个已经被认定为正确的句子,我看至少有两处值得商榷:a.“给现代人带来……”的应该是“已经普及的电视”而不应该是“电视的普及”;b.“印刷媒介”这个提法属于“生造”,恐怕还是“印刷品(或文字)媒介”的说法较为妥当,就如我们可以说“影视媒介”,但肯定不宜说“电影机、电视机媒介”一样。这种本身就存在多处争议的句子更不应该用来作为高考试题。
  笔者不可能就2005、2006这两年来的40余道“病句判别”题逐一评说,仅本文已经讨论过的这些考题,就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了。因为纸上谈兵、弄巧成拙、顾此失彼等原故而屡屡出错的状况,应该引起所有命题人和命题组织者的共同关注。
  
  陈星际,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