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一词致病型语句例析

作者:莫立刚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直是历年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尽管能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但在面对有各种“疑难杂症”的具体语句时,又茫然不知从何处“诊断”。这就需要认真揣读语句,学会咬文嚼字,从细微处准确地“把脉”。有不少语句往往是由于一词之差而致“病”,所以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的词语:很多时候,嚼得一词,语病可除。下面结合近年高考题对“一词致病”的语句作一个例析。
  
  一、一词致搭配不当
  
  1、多一词,搭配不当。
  多一词,句式的结构、句子的意思则会大相径庭,病句的“症状”则为“搭配不当”。例如:
  ①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2005全国卷Ⅰ)
  ②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2006江西卷)
  ③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2006广东卷)
  [解析]第①句的“人次”无法“参与影片的观摩”,属主谓搭配不当,应删去“次”;第②句“培养”与“水平”动宾搭配不当,删去“和培养”;第③句“对……管理上”句式不当,删去“上”。
  2、少一词,搭配不当。
  少一关键的动词、名词或结构助词,会使句子成分之间不能合理搭配。例如:
  ①我校是×××捐资百万美元,跨省办起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1996全国卷)
  ②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006全国卷Ⅱ)
  ③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掘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2006四川卷)
  [解析]第①主宾搭配不当,“办起”后少了一个“的”字;第②句“建立”与后面不搭配,缺少宾语中心词;第③句“有没有”是两面,而“关键在于”是一面,应在“在于”后加上“是否”。
  3、用错一词,搭配不当。
  一些近义词,特别是一些动词,一旦误用,则会使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以致费解。例如:
  ①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2005北京卷)
  ②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2006安徽卷)
  ③新牌坊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2006重庆卷)
  [解析] 第①句动词“造就”和宾语“奇观”搭配不当,应把“造就”改为“形成”;第②句“完成”与“进步”不搭配,“完成”宜改为“实现”;第③句“缓解”与“问题”属动宾不搭配,改“问题”为“矛盾”。
  
  二、一词致成分残缺或赘余
  
  1、多一词,成分残缺或赘余。
  滥用“对”“由于”“在”等介词或“使”“是”等动词,会致使句子成分残缺或赘余。例如:
  ①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很大的提高。(2004全国卷Ⅳ)
  ②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2000春考)
  ③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06江西卷)
  [解析]第①句多了一个“对”字,致使句子缺主语,可删去“对”;第②句的“是”与“并非”语意有重复之处,显得赘余;第③句“由于”的使用,致使句子残缺主语。另外,像“诉诸于”“有助于对”等结构中的“于”亦为赘余成分。
  2、少一词,成分残缺。
  动宾结构,少一词会残缺谓语或宾语;介宾结构,少一词会残缺介词或宾语。例如:
  ①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2002全国卷)
  ②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2006安徽卷)
  ③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诚合作。(2006浙江卷)
  [解析]第①句“栏目”后少了一个谓词“是”;第②句“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后残缺介词“以”的宾语“精神”;第③句介词“和”的宾语是“同行”,而“自己学术观点”前少介词,应在“自己学术观点”前补一介词“与”或“同”、“跟”等。
  
  三、一词致“不合逻辑”
  
  1、多一词,不合逻辑
  多一词,往往会使语意的表达重复罗嗦或前后矛盾,因而不合事理逻辑。例如:
  ①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2005江苏卷)
  ②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2005江西卷)
  ③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2006江苏卷)
  [解析]第①句中“避免”与“不受侵害”前后矛盾,应删去“不”;第②句不能用“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应删去“伪”;第③句“不透明”与“暗箱”语意重复,应删去一个。像这样因多用一词而不合逻辑的病例还有“防止不再发生(‘不’多余)”、“一忌睡前不可恼怒(‘忌’多余)”、“将对……起到了……作用(‘了’多余)”等。
  2、用错一词,不合逻辑。
  一词之差,最容易造成逻辑上的前后矛盾。例如:
  ①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2001全国卷)
  ②去年美国的《福布斯》杂志把你排为国内第二首富,你觉得准确吗?(2002成人高考)
  ③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2006湖南卷)
  [解析]第①句“日前(几天前)”与“正在”时态上矛盾,应改为“目前(现在)”;第②句“首富”即为“第一富”,再说“第二”不合理,可改为“富豪”;第③句错用关联词,“而是”与“不只是”不能搭配,把“而是”改为“而且包括”。再比如,“改革新体制”、“劝阻青少年戒烟”等短语中都因错用一字(分别为“新”“戒”),致使表述不合逻辑。
  四、一词句读致表意不明
  由某一词所引领的短语的句读不同,句子的表意也不同。而在阅读中,如果句读有分歧,那么语意表达也存在歧义。例如:
  ①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2005天津卷)
  ②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中也有着不解的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2004全国卷Ⅱ)
  ③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1998全国卷)
  [解析]第①句“晚上来”有两种读法,分别为“晚/上来”和“晚上/来”;第②句的“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亦有两种断句,分别为“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和“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第③句的断句也有“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种。
  综上例析,很多病句是可以“窥一词而知全句”的。所以,辨析病句时不能放过对任何一词的审读,修改病句时更不能疏忽对任何一词的推敲使用。唯有如此,方能“明察秋毫”,开出医治病句的“灵丹妙药”。
  莫立刚,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赣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