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文言文教学怎一个翻译了得

作者:陆亚红




  有些语文教师教文言文只注重实词、虚词、句式和翻译,使得文言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其实,文言文的教学怎一个翻译了得。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作品多为当时出类拔萃人物的精神物化的产品,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作品中工整的句式、隽秀的语言、感人的形象、深刻的哲理、经典的笔法等等,不仅可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能为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积贮阅读体验,反过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超越时空,和古代贤哲为友,与他们对话,触摸他们的灵魂,汲取他们做人的智慧,砥砺学生心智,涵养学生心灵,这是文言文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我们现在学习古文,不可能回到古代,不可能与古人面对面地对话,不可能像古人那样说话或写文章,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继承的工作。因此,文言文教学应该避开繁琐的文言知识,多积累有助于阅读的实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传承中华文明,进而让学生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渐染,让学生的气质发生润物无声的变化,让学生的思想境界日渐高尚。
  
  采撷形式美的花朵
  
  从语言特色来看,教材中所选文言文,或音韵协调,或散整结合,或写实朴素,或比拟夸张,或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五彩斑斓,绚烂多姿,不一而足。语言之美,似山间清泉,似悬崖瀑布,似蓝天白云……在教学中,把握住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那才是真正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精髓。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2006年12月17日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讨会上为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文言文教学课,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了范本。教的是《阿房宫赋》,他充分挖掘了这篇文章的优美的语言资源,引导学生采撷形式美的花朵:大量使用排比句抒发情感,增强气势,增强感染力;骈散结合,使得语言多姿多彩,使得文章具有变化美……
  例如《滕王阁序》可以说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篇著名的骈文。但如果找到合适的教学突破口——采撷形式美的花朵,学生就容易成为主动权的持有者。在教学中,我抓住一个突破口:对偶。布置预习时,让学生到自己的作文中找对偶句。不用说,这是学生修辞运用上的薄弱环节,很少有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找出对偶句。在这样一个心理背景下,学生自然对《滕王阁序》这样一篇通篇用对偶句写成的文章“另眼相看”。于是,带着好奇,学生紧紧盯住“对偶”,并用以撬动文中让人应接不暇的典故以及丰富深广的思想内蕴。
  
  进入人物美的长廊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这是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作用,也是其魅力所在。尤其是历史散文中,多有这样的人物形象。
  例如:《鸿门宴》中刘邦、项羽的形象,就很值得细细品味。通过在紧急关头这两人的语言、行为、神情的深入理解与讨论,学生才能深入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性格特征,情感得到陶冶,审美得到提高。在这种分析中,学生的阅读活动是自主的,学生的审美活动是不受拘束的,因而也是生动的、有趣的。
  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信陵君的礼贤下士、顾全大局,侯生的足智多谋、重义轻生;周瑜的多谋善断的儒将风度,曹操的自负、谋略、奸诈多疑……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深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引导学生超越时空
  
  在学习文言文时由于历史太遥远,学生对人物背景了解不多,有时与作品之间会产生隔膜,即使将文章倒背如流,也不能深入了解文章内容,也不能走进作品,更不能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对教材涉及到的名人以及历史内容烂熟于胸,要了解这些名人的详细的生平事迹,精神面貌以及人格魅力。
  如教《赤壁赋》应对北宋朝廷的概况、苏轼的家世、父子的求学经历、苏轼的多才多艺、性格、为官经历、乌台诗案以及他的几起几落进行生动详细的介绍,这样学生才能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深深地理解作品中所阐述的情理,从内心深处佩服他的为人。
  又如教《报任安书》这篇文章,若不对“李陵事件”和“巫蛊案”进行一些介绍,学生就很难理解司马迁为什么不帮任安说情,又为什么在文中反复陈述内心的痛苦。
  
  走进名人的心灵世界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作品多为当时出类拔萃人物的精神物化的产品,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和古代贤哲为友,与他们对话,触摸他们的灵魂,汲取他们做人的智慧,砥砺学生心智,涵养学生心灵,这是文言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
  通过学习《报任安书》和《史记》的一些作品,我们要让学生走进司马迁的心灵世界,理解他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伟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学习他那为了崇高的事业忍辱负重、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并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为以后的漫长的人生树立起一座丰碑,不至于一遇困难则束手无策,乃至于觉得天塌地陷。
  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走进名人的心灵世界,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提高个人的修养。学习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伟大的爱国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苏轼的乐观面对人生沉浮的豁达胸襟和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的优秀品质。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文言教学怎一个翻译了得。我们要通过文言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教学与我们习惯的讲授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它要求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过程,而不仅仅是作为结果的知识体系来教。教学时既重结果,又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有时重过程甚至胜于重结果。当然,探究教学并不轻视知识,但更关键的是要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科学精神的养成。也就是说我们不希望学生的学习是坐着缆车到达山顶的,而希望学生自己探路登山,这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学生自己可以当导游。
  如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叫学生结合课后练习四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探究“完璧归赵”的故事。教《屈原列传》我叫学生探讨文中八至十节的顺序和这几节中的人称问题。教《司马迁与〈史记〉》知识短文,我叫学生探讨《史记》中的人物传记与一般的人物传记的异同。
  
  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学习文言文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但要在诵读时注意句读、意思、思想感情,而不是去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我把它分为吟读、品读、诵读几个阶段。
  特级教师黄厚江在教《阿房宫赋》时,就很注重诵读。他先指导学生如何朗诵“赋”,接着让学生着重抓住“也”和排比句的读法进行诵读,然后反复指导学生诵读,最后自己进行配乐朗诵,他那激情洋溢的朗诵感染了上千名听课者。
  
  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整体阅读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应该牢固地树立在教师的头脑中。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所描绘的、塑造的、表现的是一个完整的形象、完整的事物、完整的事理。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阅读时决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如果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鸟瞰式的全局把握,那么所有的分析都会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知识难以真正理解,能力难以真正提高。
  把握思路是整体阅读的重要途径。学习《过秦论》,只要把握文章是以“理”为线索,写秦“攻天下”/“守天下”/“失天下”,最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则足矣。如此一理思路,全文则一目了然。学习《项脊轩志》,只要把握文章是以“情”为线索,先写“喜”,再写“悲”,共写了五件“悲事”就行。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文言文知识不是通过我们教师硬塞给学生,而是应教给学生整理文言文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分类整理文言文知识的良好习惯,并给以充足的自习时间,课堂上引导学生就文言知识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总之,古典文化自身有一种恒久的魅力,由此亦有一种恒久的力量。它们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其光芒弥久恒新。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人生哲理的精神食粮。苏东坡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文言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岂一个翻译了得?
  陆亚红,女,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