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作者:许志敏




  生活是一本大书,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尤其是语文的学习更是离不开生活。高尔基说,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语文知识及古典文化的具体运用。为此,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要担负起在生活中教育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潜力的责任,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语文资源,从而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实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的目的。
  
  一、在学校生活中学习语文
  
  学校和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天地,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语文学习不可忽视的条件之一,学校和班级可以采用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形式,也可以通过黑板报、墙报、橱窗、广播站、校园小报、网络等有目的地组织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我曾利用班会开展以“诚信”为话题的演讲比赛,张哲同学的《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王绍莹的《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非常出色。植树节的时候,我又让学生在班级板报上设计环保专栏,由宣传委员李春莹负责,发动同学收集资料,有图片、照片、报刊杂志等,然后进行筛选、排版,并写出说明和感受;班级还组织文学活动小组,车佳南同学任组长,定期向学校广播站和校园小报投稿,仅初二一年里,我班共有张婷雪等同学的12篇文章被录用;我还让学生为校园的草坪设计一个语言广告牌;开运动会的时候,让学生为运动员写赞颂诗等等。这些活动,使学生时刻处在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之中,久而久之,形成气候,学生就在一种自然状态下养成了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而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
  
  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条件、文化氛围、生活方式,以及家长的文化程度、文化修养、教育态度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语文学习。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及家长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的协调。充分利用家庭生活中有利的语文学习条件让学生学习语文。例如:指导学生写家庭生活日记;在“母亲节”这一天,让同学们为母亲做一件事,并用笔记录下来;指导学生为父母写小传,肖楠同学写的《我的父亲》被校园小报登载;还可以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协商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并让家长参与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郭艳奇同学在他母亲的指导下,于2005年暑假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在全班朗读,受到同学们的好评,并在他的影响下,掀起每人读一本好书的热潮。又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电视是最有效的,还可以让家长指导学生写某一节目的观后感。范海洋同学在2005年暑假写的《我最爱看的电视节目——走进科学》在同学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有能力的家长还可以在看电视的时候对孩子进行一些有效的听记训练。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记能力,扩大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有效地开拓了语文学习的资源,也加强了课堂内外语文知识的联系。
  
  三、在网络中学习语文
  
  网络生活的普及,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网络由于其快捷、方便、省时、直观和生活化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网络写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语文教学资源,努力运用于教学实践,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在学习《死海不死》一文之前,我交给学生一项任务:上网查找有关死海的资料,一周后学生们找到了死海地区地形图、死海海泥的作用、死海广阔海域等图片和文字材料,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习《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前,学生查找了关于日本侵华的文字材料及大量的图片和惨不忍睹的照片,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中所犯的罪行血淋淋地摆在大家面前,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愤怒,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运用网络,学生们轻松愉快地学到了语文知识。
  
  四、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是在语言环境中进行的,任何社会活动不可能脱离语言这一生动的形式而独立存在。教师要能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只有意识被唤醒了,学生才能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地运用语文这个手段,学会用自己的耳朵去听,学会用自己的嘴去说去读,学会用自己的手去写。学生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他们口中表达的对象,笔下倾诉的内容。从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要求教师悉心安排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内容。例如:今年六月,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大庆油田历史博物馆”活动,参观前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说出或写出参观的路线、看到的内容及参观后的感受等,王敏杰同学写的《铁人精神感染了我》、肖楠的《心灵的震颤》都非常出色。在电视播出“连战访问大陆”记录片之后,让同学们以此为话题,进行写作训练,单红梅同学的《架起和平之桥》、杨慧慧的《千里相隔血相连》真是催人泪下。老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在假期购一次物、做一次菜然后写下操作过程;在节假日给亲戚朋友或同学写一封信。这些活动,都给学生创造了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机会,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实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目的。
  总之,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让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培养孩子们学习语文的能力,树立大语文观,活学活用,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才能让新课标的理念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许志敏,中学语文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