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初中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示例
作者:郭希愚 虞诵南
六、在争论时,及时调整,顺势而为
例6:阅读《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无法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
学生甲提出质疑:一个孩子在夜里能钓上这条大鱼,挺不容易,人和鱼谁重要?我觉得不放这条鱼也没多大错误。
教师:你能在读中体验之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很好。对于他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是怎么看的?”(教师不匆忙表态,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发一场唇舌之战)
生乙:我在读这段之后,也有同感。本来汤姆放鱼是很不情愿的,逼他放鱼,是对他心灵上的一个打击。
生丙: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从课文的最后一段看,汤姆开始不愿放鱼,但从“那情景却一直铭记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耳边”这句话可见,他不但想通了,而且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鱼应该放。
生丁:可我从这句话中读出来的怎么是放掉那条大鱼是他刻骨铭心的记忆?
生戊:不。文中用了“可是”,“铭刻”坚定的话语,这就是说,汤姆一生难忘的是自己受到的教育。
生己:是的,从课文中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中,可以知道汤姆爸爸的崇高品质──放掉一条鱼,培养的却是遵章守法、诚实可信的好品质。
生庚:从这件事上我知道了放鱼是小事,做人是大事。我们不能凭一时的兴趣和利益而放弃诚实守信的好传统。
师:同学们的争论很精彩,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明确,感悟也越来越深。现在大家认为汤姆到底应不应该放鱼?
生(齐):放──!
教师尊重学生这个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阅读中生成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把个体的感悟置于群体之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熏陶感悟,启迪思维,明辨是非,从而明确课文的价值取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把标准答案直接抛给学生,也没有跟着学生的感觉走,而是“欲擒故纵”、“迂回包抄”,杀了一个漂亮的教学“回马枪”。
许多课堂上的情况,如小动作,小主意,一个手势,一句错话,一个玩笑,一次意外……都有可能促成新的课堂结构形式的产生,利用好这些支点,撬起动态课堂的构建,是亟具意义和挑战性的。
运动——变化——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也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维方法。传统的、相对静止的课堂教学,本身并没有错,然而,它因循守旧,机械单一,容易使语文教学陷入一种僵化的状态。关注语文教学的动态,关注语文课堂的变化,使学生“活”起来,让课堂“美”起来,就能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郭希愚,虞诵南,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浙江杭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