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戏剧动态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樊霞明
一、在表演中感知人物
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在《中国国文的教授》一文中深有感触地指出:“读戏剧时,可选精彩的部分令学生分任戏里的人物,高声演读,若能在台上演做,那就更好了。”这告诫我们,戏剧教学必须在“角色演读”或“台上演做”的基础上下功夫。因为角色扮演可以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能让学生将自己置于剧中人物的位置之上,艺术地展现人物相应的行为特点、内心感受,以及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体验人物的欢愉与悲戚,从而达到与人物心灵相通,情感相应。因此搞好角色扮演是进行动态性戏剧教学的第一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营造气氛,精心设计表演策略,在学生充分熟悉剧本文字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表演技巧和表演方法;要进行科学分组的排序,并留给每一位学生一次表演的机会。
表演课上你会惊奇地发现: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昂,角色投入,有板有眼,配合默契;有些同学甚至对剧情大胆发挥,“节外生枝”,充分显示出了他们随机应变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很自然地进入作者精心营造的戏剧艺术境界之中,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作者隐含在人物身上的思想、情感,学生在表演中都能真切地体验到。
二、在辩论中玩味人物
人性化的语言是戏剧用来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剧中人物的角色扮演者不同,其对剧中人物语言的体味也不尽相同,与之相关的神态、动作、表情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别。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揣摩剧中人物的“剧本意味”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玩味人物。每次课本剧表演结束,我便适时设置一些引导学生辩论的话题。如在表演《雷雨》时,有一位扮演鲁大海的同学在与“周朴园”理论时,多次捶桌子,大吼大叫。于是我问:我们的“大海”是《雷雨》中的鲁大海吗?有一位扮演周朴园的同学,在表演中语气显得嗡声嗡气,呆板,生硬。于是我问:我们的“周朴园”像剧中的周朴园吗?表演《茶馆》时,扮演王利发的同学,对到茶馆来的各色人物,表现出一种单一和重复的动作神态。我于是问:我们的“王利发”像王利发吗?……这些有趣的话题,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各自团体本位观念的支配下,各抒己见,极力为自己的小组辩护。课堂上显得思维活跃,充盈着快活的空气。这是因为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发展,他们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喜欢辩论,不盲从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本剧表演后,如果适时为学生搭起一个充分发表意见的舞台,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全面地把握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
三、在审美中评点人物
表演带给学生的是一次次愉悦的情感体验,辩论让学生对美与不美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下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如何鉴赏美、探究美,从而有意识地去创造美了。
美学告诉我们:审美评价是整个审美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审美者在一定的审美意识(主要是审美标准)的指导下,去把握客体对象并判断其美丑的综合性的思维过程,是对事物的美丑,或为什么美、为什么丑进行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评价呢?我的做法是:学生在辩论中对剧中人物个性特征有比较明确的看法后,便适时设置一些开放性的语文课堂做业——角色审美评价。如《雷雨》辩论结束时,我设置了如下三个鉴赏问题:1.请赏析周朴园;2.请赏析鲁侍萍;3、请赏析鲁大海。下面是三位学生的赏析片断。
例一:评课本剧《雷雨》中的“周朴园”——吴阿荣
周朴园是一位城府颇深、工于心计的资本家,但是他对鲁侍萍还是有一丝真情的,吴阿荣同学是唯一一个把这种真情流露出来的人。但是他扮演的周朴园也有不足之处,最明显的就是缺乏一种气势。周朴园是个董事长,在言谈举止上流露出的那种咄咄逼人的威严是很自然的,并不是像吴阿荣同学所表现的那种极其温和的态度和平易近人的神情。还有他叫住周萍的时候“萍儿,不要走”,这句话好像说得底气不足。不过,他在表演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周朴园面对工人罢工临危不乱、泰然处之的神情,真把“鲁大海”给好好地镇住了……
例二:评课本剧《雷雨》中的“鲁侍萍”——郭雅静
郭雅静同学饰剧中的鲁侍萍,虽然在表演中她只说了几句话,但是我觉得她演得很投入,在剧的结尾,“她”有两句欲言又止的话,第一句是“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第二句是“我是你——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她较好地揣摩出了当时鲁侍萍的复杂感情——她很想看一看分别30多年的大儿子周萍,但周萍的举动又使她感到气愤。郭雅静同学充分表现出了鲁侍萍当时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给人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她较为成功地塑造了鲁侍萍当时可怜而又可悲的复杂形象。但由于其他演员配合不是很默契,她还没有淋漓尽致表现出剧中情景。
例三:评课本剧《雷雨》中的“鲁大海”——许宏彬
《雷雨》中鲁大海的扮演者——许宏彬表现得非常出色。他的语言、动作、情态都充分展示了鲁大海这位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勇敢顽强斗争精神的工人形象。他把鲁大海对周朴园的不满和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在拍桌子、撕合同这两个细节上,表演得有点与剧情不符。另外,台词背得不算太准,使表演显得不够圆润、娴熟。
四、在创新中塑造人物
创新是一切教学的目的和落脚点。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戏剧,掌握戏剧艺术的特点,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戏剧。在戏剧单元学完后,我组织了一次语文活动,要求学生们以学习小组为单元,自编自导一个表演不超过5分钟的戏剧作品;要求严格遵循创作(编导)——表演——辩论——鉴赏——评比的动态化活动程序。在两节课的活动中,各小组相继推出了戏剧小品《窗口》《花园一角》《出游》《生日之夜》《守望校门》等九个小品,这些略显稚嫩的习作,真实地展现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灵活多变的语言技巧,显示了他们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下面是自编剧一例——阎王断案
地点:阎王府
人物:阎王、地主、判官
(幕启:阎王坐于案堂之上,判官站于右后方,地主跪于堂前。阎王府显出一派阴森森的气氛。)
阎王:堂下可是张刮钱?
地主:(畏缩地)正是小人。
阎王:听说你生前搜刮民财,无恶不作是吗?
地主:(急切的)不可能,从来没有过的事。请大人明鉴!小人生前可是事事为民,大斗出,小斗进呐!
阎王:(疑惑地)哦?真的?
地主:(汗涔涔的)小人句句属实,如有半句假话,甘愿打入十八层地狱。
阎王:哦,那么,你生前可有过憾事未了?
地主:(谦虚地)小人一生吃饱喝足,也没啥别的憾事,可就是从没长过一根胡子。小人为这事儿可头疼得厉害呀!
阎王:哦,有这等事?(阎王对判官)把生死簿给我拿过来。(判官递过生死簿,阎王翻了翻)
写着你有胡子,而且还有两尺长呢!
地主:(大惊)大人明察呀!小人的确从没长过胡子……
阎王:哈哈……大胆刁民!你搜刮民财,无恶不作,欺蒙本王,你逃得过地狱的惩罚吗?……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是一切教学的要义。动态生成性戏剧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点而进行的大胆尝试。
樊霞明,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南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