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试论语文课堂文化图景的构建

作者:徐忠祥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真正从学生出发来思考和实施我们所有的教学行为,要关注学生这一主体在课堂上的真实收获和生命状态。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课堂文化图景的构建。所谓语文课堂的文化图景是由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营造的一种语文教学文化的氛围和情境。理想中的语文课堂文化图景应该是这样的:课堂充满一种民主、平等、宽容的氛围,师生之间的所有活动都体现出一种和谐美。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其发言是积极的、自由的,甚至是毫无顾忌的;他们的心灵是敞开的、澄明的;他们的学习是快乐的、富有情趣的。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都获得了一种“高峰体验”,生命的灵气和光彩体现得淋漓尽致。
  要构建这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文化图景,笔者以为可以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入手。物质方面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诸如教室四壁的布置、前后黑板的设计、课桌椅的排列、教师讲台的摆放和教师课件的播放等等。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展开,以下主要谈谈非物质方面的内容。
  非物质方面主要包括学生的心理环境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心理环境是指学习者的心态、情绪,它与师生关系密切相关。学习者的心态、情绪对语文学习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良好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对学习的正向作用已为许多心理学研究所证实。教师如何去影响学生的心态和情绪?教师应努力让自己处于一种积极昂扬的情绪状态中,并以此来感染学生。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必须把心中的烦恼和不快统统抛到九霄云外,把诸如职称有没有通过、房子又涨价了、付出远低于回报等等负面情绪都排空了,而易之以积极的正面的情绪。教师最好设想一下接下来在课堂中将与学生共同创造的精彩,也许,进入课堂的第一句话所包含的良好情绪就为整堂课奠定了一个基调。如果教师登上讲台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学生精神也会为之一振,就能集中心理能量投入学习之中,课堂气氛就会相当热烈;反之,教师无精打采,有气无力,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课堂气氛肯定是死水一潭,毫无波澜。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在进入课堂的一瞬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当然在课前放一些比较优美的音乐,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古典音乐可以使人进入一种非常沉静的状态中,轻音乐可以让人放松心态,与课文有关的音乐则可以烘托一种氛围,让学生仿佛进入了课文所处的那个时代和场景。也许做了这些以后,学生的心态就会有明显的改善。
  教师在用情绪影响学生、用语言激发学生情感的同时,不能忽视自己的行为、教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提问后教师目光中的热切期待,学生质疑时教师那鼓励的目光、赏识的微笑,学生作答、发言后教师竖起的大拇指以及拍掌的动作,都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行为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往往起到很大作用,一般应该面带微笑,亲切和蔼,以使学生感到亲近为原则。教师如果总板着面孔,神色严厉,不苟言笑,学生肯定会对教师产生排斥心理,从而拉远师生之间的距离,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绷紧的面颊,哆嗦的嘴角,嘴唇一瘪,表示鄙夷不屑神色的噘嘴唇,都是一些令人望而生厌的表情”。①而有些教师能够很好地运用他们的眼神去跟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这往往比用语言沟通要高明许多。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人,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价值,两者在人格上完全是平等的,是一种“我——你”关系(主体间性关系),是一种生命的、精神的对话关系。教师不是以教者的身份,而是以完整的人出现,同时真正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来看待。所以师生关系实际上是心与心的关系,是两个作为纯粹的人的“相遇”,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交往。“真正的教师与其学生的关系便是这种我——你关系中的一种表现。为了帮助学生把最佳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老师必须把他看做具有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特定人格,更准确地说,教师不可视他为一系列性质、追求和阻障的单纯聚合,而应把他的人格当作一个整体。”②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现代学生观,把学生看成一个有血肉有情感的完整的生命体。
  从对话理论看来,师生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对话关系,是双向扩展、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关系。据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三点:1、关注。能否给对方的行为予以关注是师生互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师生互动中保持关注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要特别关注那些很少得到教师关注的学业不良学生。2、参与。积极、有效的参与是师生双方真正实现积极的相互作用的前提。许多公开课上教师喜欢安排小组讨论这一环节,而教师在学生热烈讨论时往往无所事事或者巡回视察。笔者以为教师不应该旁观,而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某一小组的讨论,当然并不排除教师对全场的关注。3、情感支持。积极、充分的情感支持和交流是双方积极、有效互动的必要条件和有利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事实证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手段。
  除了上述因素外,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会影响心理环境,而且其本身就是构成课堂文化图景的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课堂中的一种能量,有时候主要起到煽情作用,以增强教学感染力,尤其是它可能营造和构建出与其他科目不同的“语文味”——语文课特有的氛围和味道。要有“语文味”,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个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自然沉浸在语文的快乐之中。语文味的营造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功力和学生的品味诵读。
  教师语言要充满语文味。要想让课堂语文味十足就得让自己首先具有语文味。换言之,就是教师自身要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语言的精美和优雅相对于其他科目更重要,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享受,所谓“如坐春风”是也。反之,一个自身语言贫瘠干涸,安于就事论事、墨守陈规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更遑论让学生享受语文的魅力了。
  教师的语言有独白和对话之分。独白一般应更具有文学性,语言形象优美,充满艺术的张力,富有感染力。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的独白就极富感染力,往往能够一下子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而课文所需要的氛围也一下子营造成功了,故其教学过程顺风顺水,一无阻碍。而对话则往往更多的是随机生成,尤其是教师的评价语言则更具针对性。好的评价语言是一种激励,即使学生回答是错的,也应让他开心地体面地坐下,而在其内心则会争取下一次的成功,不会产生令人丧气的挫败感。真诚适度的夸奖和幽默委婉的批评是会让学生欢欣鼓舞和心悦诚服的,同时也使语文课堂充满了谐趣。
  以诵读品味营造语文味。品味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居于核心地位,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尤其是文学作品,应让学生多诵读,多品味,多感悟。很多公开课充斥的是对文本的详细解读,而少有琅琅的读书声,有的甚至整堂课都没有一次诵读,最终导致解读过程游离于文本之外。学生的理解大多只是贴标签式的,而非真正的感悟。课前预习中个体的读与课堂中群体的读其效果是不一样的,课前读只是一种预习,而课堂中的诵读则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是受课堂这个“教学场”影响下的诵读,因为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故最终要达到对语言进行细腻的品味和深刻的感悟的目的。如《项链》中有几段描写玛蒂尔德心理的文字,不仅语言优美生动,而且刻画细腻深刻。在分析人物过程中,通过诵读品味,不仅可以培养语感,而且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入地认识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使文本的解读与语言的品味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因此而体现出“语文味”所追求的和谐美和整体美。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张定远先生认为:“教出‘语文味’,就要引导学生读,反复读,决不只一遍、两遍。”看来,我们必须在心中牢固地树立起“以读为本”的理念,将诵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课堂充满琅琅书声。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涵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在充满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师生平等,其乐融融。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涨,师生双方都能全身心投入。真正做到让学生大胆自信地说,富有感情地读,随心所欲地写,天马行空地想。真正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园,让学生不仅获得语言能力上的长进,而且获得美好情感的体验,享受生命中学习的乐趣,最终获得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独立。这也暗合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以培养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旨趣的自由教育理论,都极大地突出了个人本位和个性独立的价值追求”这一教育的理想。
  
  注释:
  ①奥夫相尼科夫著:《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第103页。
  ②马丁·布伯著:《我与你》,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0页。
  其他参考书目:
  1、吴鼑福、诸文蔚著:《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张向葵、吴晓义主编:《课堂教学监控》,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唐松林著:《教师行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方元山著:《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徐忠祥,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