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理论语境下的语文对话式教学

作者:薛新洪




  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不断更新的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呢?让我们来看看巴西著名对话教育思想家保罗·弗莱雷的看法。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弗莱雷批判了教育中的“存储行为”,指出这种教育是将知识和真理“储存”进学习者的头脑中,书中明确批判了“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的观念。为彻底改革这种教师存放信息、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弗莱雷认为教育应当基于对话理念,他认为“对话即是在认知和再认知学习目标中将教师和学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活动……对话教学并不主张教师静态地传授自己固定占有的知识,而是要求动态地去接近教学目标”。我想,这些理念与我们新课程的理念是一致的。
  参照这样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观念,再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是不是我们在课堂上也有这种将学生当“容器”的情况?是不是讲得太多而与学生的对话太少?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了吗?是学生在阅读文本研习文本吗?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的新课教学,可能确实需要教师的演示讲析,可语文教学,也是能用教师的讲就可达到目的的吗?我想,语文教学恐怕比任何其它学科更需要对话教学。
  一、对话的前提: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民主的交流环境。新课程强调,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老师不要顾虑师道尊严。放不下架子,居高临下换不来真诚的交流,平等对话只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学生亲其师方会信其道;而学生也不要顾虑老师威严,不敢交流,自居卑位便不会畅所欲言。师生之间要能平等相处,真诚相待,要能敞开心扉,坦率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话要真实、真诚、坦率。不说违心话,不虚假地迎合对方观点。惟其建立在真诚平等的良好的基础上,对话才能开展,也才有意义。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与对话氛围。尤其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自己亲切的话语,循循善诱,使得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讨的舞台。有时,只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对话是心灵的交流,思维的碰撞,而只有建立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对话才是愉悦的,才会不断深入。在对话中,大家不仅互换了意见,让自己在交流中也分享了别人的思想,丰富了自己的体验,更可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产生新的思想。缺少了和谐民主气氛,对话教学就无法开展。我们看国外的教学,他们的课桌布置有时候不是像我们课堂这样师生面对面排列,而是圆形的排列。我认为,可能就是这样的细微之处,也显示了他们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思想吧。
  二、对话的基础:建立在对文本的认真研读、思考与理解上。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解读文本的过程。如果脱离了对文本的阅读,教学就架空了。我在这里想要强调的,不仅是学生先要认真地研习文本,教师也一定要充分地研究文本。由于课文都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一些思想内容的表达又有一定的模糊性,而学生由于人生阅历、知识储备、思维发展水平、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时代隔阂等,对文本的解读有一定的困难或者说有一定的差异性。这时,教师对文本是如何理解把握的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理解领悟能力相对学生而言,要强得多。教师在知识的掌握、解释、指导与考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学生需要教师指导,需要教师答疑。但以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所以,教师平时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地花时间钻研教材。如果可能,则应系统地梳理一遍教材。当然,教师之间也有水平差异。要准确、科学地理解教材,也需加强集体备课,大家一起探讨。教高一的教师,自己若是刚刚接触新教材,也应把高二的新教材拿来认真地通读一遍甚至多遍。对话教学,需要建立在对文本的认真研究、思考与理解的基础上,否则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如在教学《我与地坛》一文中,“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有老师讲:为什么在这里写小昆虫如“蜂儿”“蚂蚁”等这些动态之景的中间加入写蝉蜕这个静景呢?因为蝉蜕壳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蝉蜕壳又意味着获得新生。而这对于史铁生来说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他在“最狂妄的年龄”失去了双腿,痛不欲生,所以才会走进地坛。在这里静静地细细地观察中,他发现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他从这些小昆虫身上也感受到了生机。而蝉蜕,更让他有了思考,他也像蝉蜕壳一样,艰难地走过了自己的心灵坎坷,获得了新生,重新坚强地面对一切。这对于史铁生而言,也是经历了“蝉蜕”,经历了涅槃。这个解释应该说是独特的,是教师自己阅读文本后获得的自我感悟,自我解读。应该说,教师的这种阅读品质非常好。但可惜,他的解读是牵强的。史铁生在这里写蝉蜕是这个意思吗?我们还是应来研究文本。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这里,不管是动态的小昆虫也好,还是蝉蜕也好,一切都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切都是实实在在就存在的。有生机,也有蜕变,甚至包括死亡,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因如此,史铁生这样想了几年后终于弄明白了,出生了,是一个事实,而“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不必急于求成。“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作者是以一种客观的描述语气来写的,是在写大自然里有生就有死,也包括蜕变,一切都是自然的。我想,这样理解,可能更符合文章的本意。再如写母亲的部分,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有教师对此的解释是:“我”承受的是自己失去双腿的不幸;母亲则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让这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所以,这种痛苦,在母亲那里是“加倍”的。这种理解,初听似乎也是合理的。但再研究,就发现其实不应该这么理解。原文讲得很清楚,就在这句话之后,有这样几句话:“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惟一的儿子”,这是这位母亲的一层不幸;“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找到。”对儿子心存担忧却又无能为力,这样,她的不幸就加倍了。你看,这样理解是不是更接近文本本身的意思?所以,教学是需要教师自己的深厚积累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教师,一定要花时间研究教材,要尽最大可能理解得深刻些,透彻些。这样的教学对话,才能给学生最好的指导,而不是引导学生走入理解的岔路。
  三、对话要注意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未必会按照原有教学计划进行,有时教学中甚至会有突发事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要敏锐地把握教学契机。在对话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倾听。要及时倾听学生所表达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的思维火花,抓住学生发言中的关键进行生发,激发学生大胆讨论,从而师生互动,积极对话。如教学《落日》时,我与学生一起分析最后作者所发表的议论:“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我让学生结合现实谈谈对作者这句话的体会。学生纷纷发表议论,谈及我国的政治、经济、国民素质、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在学生议论时,我补充了李庆云老先生给《北京青年报》所写的信,把学生的议论中心及时引导到对日本军国主义行动的关心上,学生更是抢着发言,谈出了自己对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及篡改教科书的愤怒之情。我趁机告诉学生要发愤读书,也要热心地关心政治,要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当然,我这是在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但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教育便显得顺理成章。正因教学是不断动态生成的,所以,就要加强对情境性教学关系的研究,加强在对话理念下的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
  四、对话的基本方式:提问。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提问要注意艺术性与科学性。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要有思维力度,学生要能就教师的提问进行自己的思考。提问的时机、难度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提问时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以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问题的指向性,从而积极思考,大胆探讨。如在教学《安妮日记》时,围绕“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我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你认为芸芸众生有没有罪过?有学生认为普通群众是无辜的,他们只是被政客和资本家所利用,我们不能归罪于他们。也有同学认为,普通民众有罪过,因为不是那些政客和资本家在具体实施战争,进行战争的。是谁在实施轰炸?是谁在进行烧杀抢掠?难道不是那些普通的民众吗?难道能说他们没有罪过吗?学生的争论是激烈的,情绪也很激动。我及时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在《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一文中,提到了罪过与责任的区别。你们认为,罪过与责任之间有什么区别?这样,学生就开始有意识地注意区分罪过与责任,通过讨论,初步明确,普通民众有他们的罪过。我又提出问题:现在,日本私自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他们与勃兰特下跪赎罪之间的最大区别在哪里?通过讨论,我引导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有那些侵略国家的普通民众也意识到自己的罪过,才能彻底地进行反思,才会真正地反对战争。我认为,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开始可能是不够深入与全面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地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预设好相关的小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我们留意一下成功的公开课,一堂好课中,老师所提的问题总是能循序渐进,在几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来回答一个大问题。这就是教学艺术。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深厚的积淀。
  
  薛新洪,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