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引导学生重新感悟童话

作者:吴晓婷




  看过之后,感到很强烈的伤心。这是一个寓言。关于爱与责任的主题。
  作者圣·德克旭贝里本身,就是一个抛弃了自己妻子的男人。
  其实小王子,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背叛者。而玫瑰和狐狸,都是伤心的人。
  尤其是狐狸。小王子甚至在临死的时候都没有挂念着它。他爱着玫瑰,却还是离开了她。
  作者某种程度上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离弃之苦”,是那个“施动者”本身的痛苦,而不是被弃者的痛苦。因为他离弃了自己的妻子。作家只能用童话,写出这种并不能为人所谅解的苦楚,一个负心者自身的苦楚。
  难道不是吗?即使是那只等爱的狐狸,还能拥有麦子的颜色,而美丽多情的小王子,只能带着歉疚和失望孤独的死去。他看到那么多的星星,那仅有的一颗上面,长着他的玫瑰。作者知道,这才是幸福的感觉。
  这就是作者向往的专情。可事实上他所拥有的玫瑰并不只是一支,所以他种不到那种执著专注的美丽心情。如同小王子看到那么多玫瑰,却可以说我只爱我的那一朵,那样美丽的心情。
  所有伤心的情歌,都是为被遗弃的人所唱。而为背叛者写的陈词,却只有一部《小王子》。
  而且它只是个故事,而且它只是个童话。它只能用假设继续的方式上演,不能用任何阐释和评论的语言。因为背叛者永远得不到同情。
  但是我们可以爱小王子。虽然他事实上负了倔强的玫瑰,负了等爱的狐狸,但作者让我们知道了他的美丽善良和无奈。
  《小王子》,世界上最伤心的童话,也是最美丽的童话。
  教师点评:
  《小王子》是一部篇幅短小的童话,却充满了智慧的光芒。作者圣·德克旭贝里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与生活的寓言,关于其主题,历来引起众多读者的争议。本文小作者能够结合德克旭贝里本人的人生经历,知人论世,重新解读《小王子》,指出多情美丽的小王子是一个爱的背叛者形象,“倔强的玫瑰”和“等爱的狐狸”是被遗弃的情人,“所有伤心的情歌,都是为被遗弃的人所唱。而为背叛者写的陈词,却只有一部《小王子》”。小作者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抒发内心独特的感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令人激赏。
  
  我的体会
  
  此次作文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新解读童话,感悟社会与人生,既训练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又鼓励学生抒真情、说真话,不人云亦云,力求个性化的表达自我。
  感悟类作文成功的奥秘在于“独特的心灵感受”,“就是生活的醒悟点”。醒悟,字面上的解释是:走出混沌达到清醒。生活的醒悟点,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思考的穿透点、对生活感知的突破点、由生活培植出来的文思、灵感的爆发点。它来自自己的生活深处、心灵深处……是作文求之不得的成功内核。
  生活中没有童话,但童话中却处处体现生活,折射生活的哲理与智慧。怎样从童话中找到“生活的醒悟点”,是此类型作文迅速构思的捷径所在。
  ⑴寻找触点。触点是激活灵感的发端,是灵感产生的契机。拿到话题作文题,应从宽泛的话题中,寻找到能触发自己感悟的童话,生发起自己的生活感悟。一个内蕴丰富的话题,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童话中的一个人物、一处景物、一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触发生活感悟的引子,其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真正有意义的对象,并迅速捕捉住,把它演绎成有生命的事物。
  (2)聚焦一点。一般说来,触发了灵感的事物,也就是你要叙述的对象。这一“触物”一旦进入作文,你就要把镜头对准它,精心地构思,细腻地描绘,朴实地叙写,使“触物”鲜明地突现出来,强烈地感染读者,为后文写出悟点、点明题旨做好铺垫。
  (3)一语破的。“童话——感情——领悟”是作文的三步冲程。没有触点,情感是无论如何也调动不起来的;没有感情,也就少了悟性,悟不出事物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所以要升华议论,点明题旨,就必须在鲜明地描绘“触物”后,顺势抖出题旨。古人云:“意高则文胜”,如果仅仅只写出童话的情节,而没有把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只写出了表象而写不出神韵,作文就失去了灵性。
  当然,文有定法而无常法,这里只是依据学生的习作总结而成的一种思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作文主题的思考与实践,准备充分,讲评透彻,学生反馈较好,也让我受益良多。为人师者,应勤勉,应用心。自己设计文题,自己下水作文,自己总结成论。这种充满诚意的教学也必将是卓有成效的教学。长路漫漫,以此自勉。
  
  吴晓婷,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