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细研文本 巧补空白
作者:易 均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
从新寡到乞丐,其间的变化何其之大!是谁造成了祥林嫂这样悲惨的命运?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是吃人的封建制度和礼教使她每况愈下,逐步走向绝境的。
七、从情节的展开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和填补“空白”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的一大要素,它的发展变化与人物性格、社会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物在典型环境里合乎他们的阶级地位和性格特点的言行的连续”(周立波)。成功的文学作品,在情节的安排上大都讲究曲折动人,总是“出其不意”地造成读者“前识”上的“空白”,这种“出其不意”或“出乎意料”的情节变化,并不是故弄玄虚的荒诞不经、无稽可查,而是也在“情理之中”的。这“情”这“理”,正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寻找和填补的“空白”。
例如莫泊桑的《项链》,作者围绕“项链”展开故事,其中安排了两个大起大落的转折,使情节急转直下。玛蒂尔德出身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为了能跻身上流社会,她每天想入非非。在准备参加一次教育部长举办的晚会时,她向别人借了一串项链。晚会上,她大出风头,取得了成功,可是当她回到家里时,忽然发现项链不见了。(从“借项链”到“丢项链”,这是故事出现的第一个转折。)为了赔偿别人的项链,她负债累累,经历了十年的艰辛,可是当她把新买的项链还给别人以后,方才明白原来借的那串项链是膺品。(这是故事的第二个转折,也是小说“如敲撞钟,清音有余”的结尾)两大转折,在学生初读时,都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空白”,假如我们再加以深入的引导,他们就会捉摸到其中的“情理”,就会从偶然中发现必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造就了玛蒂尔德追求虚荣、不求实际的思想性格。当她为缺少一串项链一筹莫展却又轻而易举地借到时,当她在晚会上一展芳容,大出风头,取得了巨大成功时,便“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在这种情况下,她的脖子上的项链不翼而飞也就成了十分自然的事了。至于项链的真假问题,小说所描述的也是可信的。低微的家庭出身、急于跻身于上流社会的心态蒙蔽了玛蒂尔德的双眼,尽管佛来思节夫人在提供给她项链时是那样少有的不加思索,慷慨大方,尽管佛来思节夫人的项链与盒子并不配套,尽管她在还项链时主人连看都不看一眼,但是,她对这些反常现象却视而不见,糊里糊涂,因而,她的悲剧也就成了势所必然、合情合理的了。
总之,读通了空白艺术,也即完成了一段审美的过程,也就更有效地走进了文本。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在阅读目标中提出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和填补“空白”乃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易均,中学语文教研员,现居湖南岳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