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细研文本 巧补空白

作者:易 均




  所谓“空白”,原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里是指文学作品中写得含蓄、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是作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神来之笔”。比如《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写林黛玉神伤绝世时的语言,“宝玉!宝玉!你好……”就是作家巧妙利用“空白”艺术的范例。语文教材中不少文学作品也有类似的艺术“空白”,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抓住这些地方进行训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而形成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发现和填补“空白”。
  
  一、从修辞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和填补“空白”
  
  文学是以形象为基本特征的,它与修辞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文学创作没有不借助修辞的,“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鲁迅)。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与作者所具有的善于表情达意的修辞技巧分不开。因此,发现和填补文学作品的修辞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的“空白”,乃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秋夜》)
  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反复点明枣树?这几句话是写“我”的孤愤心境的起点,是理解本文写景意蕴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一株是枣,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感觉是如此单调,隐约反映先生内心的孤独。与此异曲同工的是伏契克《二六七号牢房》中的“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一句,这句话的潜台词里蕴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内容。它不仅向我们说明作者对这牢房十分熟悉,而且也暗示着牢房的狭窄及作者生活在此压抑、愤懑的心情。
  
  二、从“反语法”、“反逻辑”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和填补“空白”
  
  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一般说来是语法、修辞、逻辑的共同体,三者谐行不悖。但是,有时为了突出某种表达效果,也会打破语法、逻辑的条条框框,出现“反语法”、“反逻辑”的反常现象,在“寻常”和“反常”之间,给读者留下一块想象思考的“空白”。这一点,也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填补。
  例(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例(2)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
  例(1)中的“似乎确凿”和例(2)中的“大约”、“的确”,从表面看,似乎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其实这些都是鲁迅先生根据特定的生活内容,有意设计的两处“空白”,里面隐含着作者深沉的思想内容。例(1)中的“似乎”一词,是由于作者与百草园的最末的相见“已经隔了七八年”,记忆已不是十分清晰了;“确凿”则表示在作者童年的生活中确有其事,并不是随意杜撰的。两者在看似不相容的对立中,强烈地反映出了作者在特定背景下的特殊心情:由于封建家庭的束缚,“我”难以尽情地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尽管现在看来百草园不过是一个“确凿”的荒园而已,但在童年时代的“我”看来,“似乎”又是一个充满乐趣的所在。例(2)中的“的确”,是向读者表明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因为在那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像孔乙己这样一个被压在底层、生计无着的人是必死无疑的;“大约”则表示“我”并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可靠消息,仅仅是一种推测而已。
  
  三、从词语的运用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和填补“空白”
  
  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语言运用的典范。中外古今的大家,都是炼字炼句的高手。他们常常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就曾对他的优秀弟子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都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所以,这些词语也常常成为文学家“布白”的精彩之处。
  例:“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莫泊桑《项链》)
  一个“也”字,写出了玛蒂尔德对上流社会的向往,稍有姿色而出身高贵的姑娘可以频繁地出入交际场所,尽管玛蒂尔德是“美丽动人的姑娘”但由于身份低微,对此也只能望而兴叹,“也”字暗示她未能凭她的容貌跻身上流社会的无可奈何的处境,为她以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四、从标点符号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和填补“空白”
  
  标点符号,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不仅仅是断句,其中也有的饱含着丰富的画面和感情,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无字的语言”,在一定情况下,能起到有字的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因而,领悟个中甘味,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填补“空白”的一个项目。
  例: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它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全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段话中,作者用两个省略号。第一个是突如其来的柔石遇害的消息打断了作者对战友的无限的思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战友的真挚的爱,看到反动派秘密杀戮革命青年的手段的卑劣。第二处是一个叹号和一个省略号的综合运用,蕴含了作者深沉而愤怒的思想感情:有听到柔石等被害的震惊,有对反动政府卑劣行径的愤慨,又有对杀人者暴行的控诉。省略号中包含了难以倾诉的愤怒、仇恨和对死难者的痛悼之情。这里的标点符号,胜过了千言万语,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五、从表现方法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和填补“空白”
  
  文学创作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的,它不像科学性的说明文、议论文那样,直截了当向读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通过寓情于景、托物寓意等方法,“用活生生的形象,普通的观念显示出来”(别林斯基)。这一特征,要求我们只有填补了作者在两者之间留的“空白”,才能揭示具体形象所蕴含的内在的意义。
  例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文中所描绘的大海、乌云、雷电、海燕、海鸥、海鸭、企鹅等,都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具体形象,这些形象不是客观的、自然的反映,而是熔铸着作者的主观色彩、加以艺术化了的典型形象,它们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力量或政治势力。整篇文章寄寓着日益高涨的革命情绪和日益迫近的革命高潮,是一曲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赞歌。文中为了突出海燕,还运用了反衬方法。作者分别写了海鸥、企鹅等在暴风雨来临之际的各种活动,用它们的怯懦、畏惧、卑劣来烘托海燕的勇敢、骄健。这种“象外之象”的笔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其“空白”效果之强烈,含义之深广,不经过耐心品味是不可知的。
  
  六、从人物的前后变化入手,发现和填补“空白”
  
  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社会生活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主要手段。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一个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有时会发生前后不同、判若两人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其根源,填补其“空白”,是我们教学的又一个内容。
  例如鲁迅小说《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一次来到鲁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