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片段

作者:李惊梅




  生17:这个比喻不只是形似,更是神似。祥子哆嗦的样子,就像一片风雨中的树叶,而祥子悲惨的命运更像风雨中的树叶一样飘摇不定。
  生18:风雨中的树叶是单薄的无助的,而黑暗社会中的祥子也是单薄的无助的,他根本没有力量和这个社会抗争,正如风雨中的树叶没有力量与风雨抗衡一样。
  生19:风雨中的树叶很有可能就被打落在地,作者是否在暗示祥子最后的结局呢?
  师:你能预料到祥子的结局吗?
  生19:可能是像一片树叶一样被吹落在地面,然后无声无息地消失吧。
  生20:他会像一片树叶被打落在地,然后任人踩踏,再也回不到树上去了。
  师:是呀,大家通过这个比喻,想到了祥子的悲惨结局。刚才有位同学说得好:“不只是形似,更是神似。”这个“神”正是比喻的隽永之处,大家挖掘得很深刻,领悟得很到位。老舍先生在小说的最后,这么写道:祥子“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真的就如一片经受风雨摧残的树叶,别无选择地往下坠落,坠落,成为那个社会中悲剧的主角。祥子从“坚壮,沉默,而有生气”的一个具有坚韧性格的人,沦落成为“骡马”一样在社会底层痛苦挣扎和“风雨中的树叶”一样难逃悲惨命运的不幸的人,作者两个精当的比喻,昭示了人物的不幸,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呀!
  [反思]
  本文的主题并不难把握,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到文字中去,在生动的文字间自由呼吸,咬文嚼字,分析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的形象,从而体会出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语言是文学的根,脱离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是浮泛的、空洞的。所以,笔者紧紧抓住文中的两个精当比喻,以之为泉眼,引导学生通过追问、揣摩和联想,放眼整篇课文,联系生活体验,开掘出汩汩的清流,引发出深入且独到的认识。课堂中,学生在文字中呼吸,发现,思索,交流,碰撞,最终提炼为对人物对作品深层内涵的体悟,这也许就是“举重若轻”的境界吧。现在我们提倡文本细读,但如果仅让学生泛泛而读,走马观花,这样只能停留于表层;相反,如果解读的视角独特,定点钻探,阅读就会有深度,有实效。
  我们还要处理好尊重文本与尊重学生的关系,让学生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我们应追求“务本”的语文课,不仅要关注“人本”,更要关注“文本”。因为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言语实践的过程,离开了特定的文本,离开文字进行阅读教学,就会走向“泛语文”的歧途。课堂上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倾听文本。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提高,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会产生思想的碰撞,才可能妙语连珠,精彩纷呈。
  新教材仍然保留了许多经典文本,如果我们还是照搬老套路,抑或盲目翻新,追求所谓的“深度解读”,忽视了阅读教学策略,只能是适得其反。因此,备课时不仅要研读教学指导用书,还要善于搜集文本相关的新的解读信息,同时更要潜心阅读文本,思考教学策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这样的“创新”才能走在语文学习的正途上。
  李惊梅,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宝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