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主体性语文教学的美育追求

作者:田泽生




  
  三、审美超越
  
  “审美超越是一种精神性的生命体验活动,主体在审美超越的过程中由于价值的引导作用而使精神得到升华。”主体性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是以审美超越为更高追求,主要引导学生实现审美的自我超越和审美的感性超越。
  审美自我超越。人类把握世界有科学、宗教、哲学和艺术等几种基本形式,其共同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追求人生的自由,实现自我的超越。文学艺术展示了人类与世界的一种审美关系,它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在审美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提升、完善。文学是对社会人生的审美超越,它是人类精神所特有的对人类社会以及个体自身存在的终极价值的理想追问和思考。人在终极价值信仰的指导下,总要不断地超越自身,追求理想,以有限的生命存在去实现无限的价值理想。文学的超越性,就是表现人的这种超越性精神活动。文学作为物质化的一种精神形态,是人类渴求精神自由的精神产物,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象征形式,它理想化地实现了人类的自由本性。纵观文学历史,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从来就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映照,无不包含了作者超越世俗、超越自我、追求永恒人生真谛的努力。追求人生自我的超越,可以说是文学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这既为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永恒的丰富资源,也决定了语文教学注重审美自我超越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实现审美的自我超越,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美的对象的鉴赏,感受到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让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丰富和净化,个性得到唤醒和张扬,神志得到提升和愉悦,不被功利现实的羁绊而沉沦,而是执意追求一种诗意的人生,体味自我生命的审美意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作者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和自我超越的人生体验,无不寄托和渗透于作品的艺术形象之中。因此,教学中“审美超越”的培养,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对作品形象进行审美观照,进入作者所构筑的形象境界,与作品、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和交流,以达到主客两合、物我一体,形成情感体验的强烈共鸣,在共鸣中让自我得到超越提升。
  审美感性超越。审美需要“感性”,但不只限于“感性”,还要超越“感性”。“凡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有一个超出可被直接指认的具体形式与具体内容的‘剩余部分’,这个‘剩余部分’,就是对人生之超越性存在的显象。艺术中的真理是人类性灵的显现,是对超越性存在的感悟和认识,因此,在艺术作品中真正得到展现的,并不是一个仅仅由对象性内容构成的现实世界,而是人所归属于其中的生存世界。”这里的“超越性存在”就是潜存于感性背后的“世界”,审美主体性人格的形成,必须沐浴这一世界的阳光雨露。文学超越一方面体现在创作主体的创造与升华,体现在主体以超越的精神、超越的视角对社会人生进行审美体验和提炼;另一方面还体现在鉴赏主体对作品的理性观照和哲理认知,从感性的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入一个超越的境界。正是这种超越使鉴赏主体能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并扩展和深化着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而使主体的审美视野得到更进一步的拓展和更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主体新的审美视界,建立新的文化心理结构,不断充实和完善主体的人格建构。主体性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最高旨归,也就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和实现这一超越。为此,在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作品象征意蕴的体悟。“艺术,就其本质而论便是一种象征。”“象征,就是有限形式对于无限内容的直观显示。”象征是活泼的艺术感性世界同形而上的超验事物之间的一种构成关系,象征所具有的审美张力,往往使有限的表象和感性框架透映出深刻而多元的哲理意义。当欣赏者对审美对象的观照进入象征层次的理解时,他的快感就由表白显露而沉潜到灵肉深处,超越一般情感反应的层面而居于精神的顶端——获得一种参透人生宇宙的“形而上学的慰藉”。如读柳宗元的《江雪》诗,通过世界的沉寂(归于空幻)和孤舟独钓(人事的努力)两个对比的意象,感觉到这象征着佛门道家的对人生归于虚无的理解;或从诗中那个独钓者的伟岸形象,体悟出人的伟力与执着;或是感到自身的渺小,但同时又感到自身的伟大,进而给自己提出如何立“人”的追问。再如读刘禹锡的《石头城》进入象征层次就会觉得不是一般的登临咏史和描写山水明月,还有深刻的哲理意味,这就是兴废有道,繁华易逝,只有作为时间的象征——明月才是永恒的。艺术的审美意义,与其说是被“说”出来的,不如说是象征出来的。象征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都具有暗示性,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去领略象征世界的绚丽多彩,体会感性超越的审美真谛。
  
  田泽生,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松滋。本文编校:王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