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最后一课》教学案例

作者:刘宇虹




  生9:(反驳)那是因为他经历了最后一堂法语课才产生了爱国之心的,是韩麦尔先生感动了他,教育了他,是最后一课的庄严氛围影响了他,唤醒了他的爱国心,否则,在下课时,他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要知道以前的小弗郎士可是总逃法语课,并不理解韩麦尔先生呀!
  师:好一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我们的辩手太厉害了!(生笑)看来,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很有些名堂啊!
  生11:老师,在听他们辩论时,我想到了小弗郎士在这篇小说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首先他是这个故事的线索人物,正像前面同学说的整个故事就是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见”和“闻”引发了“感”,而“感”表明通过这最后一课,小弗郎士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心深处产生了某种强烈的感受,这种感受也是每一个听最后一课的人所共有的,是阿尔萨斯人共有的,法兰西人共有的,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民所共有的,也正是作者想表达的,巧妙的是:这种感受通过小弗郎士的嘴说出来,更显得真实可信。所以,我觉得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师:让我们为四辩精彩的总结陈词鼓掌!(笑声、掌声)
  同学们!各个小组代表的精彩发言为我们更好地解读这篇课文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正如同学们感悟到的:《最后一课》这篇短篇小说,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割让阿尔萨斯与洛林两地给普鲁士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沦为异族奴隶后的痛苦和对祖国的热爱。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严肃的主题的呢?刚才“四辩”说得好,作者选择了一个淘气顽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将笔聚焦在一个极富生活化的片断上,即阿尔萨斯一所小学的一堂法语课上,通过男孩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巧妙的艺术手法,我们叫做“小中见大”或“以小见大”,即通过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表现一个重大的、严肃的、深刻的主题。可别小看这种写法啊!
  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中常见,在你自己的作文中也可以试着使用,相信你的文章也会像《最后一课》这样令人难忘,收到“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
  多媒体显示本课的教学重点:1.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2.“小中见大”的巧妙艺术手法。
  3.用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把文中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警策性的语句抄写在摘抄本上,加以体会。)
  三、布置作业:
  [多媒体显示作业要求:]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赏析性的短文。题目:“我读《最后一课》”,也可自拟。期待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字数不限。
  [教学反思]
  这节课师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交流、探讨,既听不到教师口若悬河、不厌其烦的讲解分析,又听不到大问题套小问题的“满堂问”,也看不到教师精心设计好固定的几个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硬往“套子”里钻。而是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感悟、讨论交流、质疑答疑,达成本课的两个教学目标:理解《最后一课》这篇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领会小说“小中见大”的巧妙艺术手法。教师的作用则体现在参与、引导、点拨和鼓励。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三段式阅读教学法”(自读—共读—用读)完成。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读书时间明显过半,课堂上学生与课文亲密接触,把他们宝贵的、独特的读书体验互相交流、品味,亲身经历了读书实践,从阅读中学习阅读,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刘宇虹,语文教师,现居内蒙古包头。本文编校:洪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