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语文课堂阅读的有效性教学新探

作者:叶国炎

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不错,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进行思考,懂得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发展不完善”的主体,思想认识是需要引导的现实,因而,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把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正确的价值引导统一起来,那么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对于鲁迅先生的《雪》,学生在文本上能感受到作者更喜欢“朔方的雪”,但不大清楚为什么。好多同学都认为是因为那里的雪更漂亮,这就没有意识到作者的身份与当时的现实背景,经提示,学生就意识到作者作为一个思想受到强烈震荡毅然放弃自己的初衷,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的革命者,一个视国家的振兴为己任的赤子,而又面对北方这样的黑暗环境,是很难能轻松地欣赏风花雪月的。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推翻了先前的认识。如此一来就引领学生往纵深去挖掘,理解文本深处的象征意义了。
  必要的点拨犹如指路明灯,比如文字表达的异常处,就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有一个看似很明显的矛盾:“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确凿”应怎样理解?它们是怎样统一起来的?“似乎”表模糊,而“确凿”则十分肯定,是他记不清了,还是记得很清楚呢?这大文豪怎么回事?这样一来给学生设了一个很大的悬念,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来探求所以然了。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大胆留白,启迪智慧
  留白本是一种绘画艺术手法,它讲究观众的想象空间,营造画外画的艺术效果,而语文课堂的留白同样需要,阅读教学尤其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老师并不是说得越多越好,适时的“无声”胜过有声。
  像《孔乙己》一文,不妨抛给学生一个“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的问题。有的说“好人”;有的说“不好的人”。这是一个重点,绝不是这么草率地加以一刀切的,而要深入不妨暂且搁置留白,先引导学生专心研读孔乙己一生的遭遇以及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于是学生对此各抒己见了,有的说:“善良的人,自己生活都没有保障,还把茴香豆——仅有的下酒物,而且只有那么点,分给孩子们吃。”有的说:“是个可怜的人,花费一生的时光求取功名,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一生深受其苦,还得意洋洋地教我写‘茴’字的不同写法。”先前发言的学生听后又补充:“教”写字为我将来当掌柜打算也正说明了他的善良。”还有的说:“是个可悲的人,自己明明可以养活自己,却:不好好做,最后还那么地惨。”……感悟得多么精彩!学生在“忘师”的境界中就领悟到了作者蕴含文中对人物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情感。进而把焦点集中审视造成悲剧性格的原因,这样也就深入领会了课文的主题——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善学、乐学,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目前课程改革效果不佳的原因,不在于理念本身有问题,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在于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课堂的“教学:”价值,把理论简单、片面、甚至栖;端地拿到了课堂上,使得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不协调,这样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了。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机会,自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才是最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叶国炎,语文教师,现居浙江绍兴。本文编校:王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