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游褒禅山记》传统文化教学探微
作者:彭乐心 谢军蓉
一、解析词句,解读其中隐含的传统文化信息。
“语言是民族形式的第一要素、第一标志。”(《汉字学通论》)民族的语言文字,本身就隐含着本民族的某些特质。文言文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语言形式,体现了语言的民族风格特点,也体现了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个性。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入手,探索其中隐含的传统文化现象,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有效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字形,探索词义与字形的联系,感性地了解词义产生的背景,理解字词的文化内涵,达到真正掌握词语的目的。汉字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久的意音文字,其主要特点之一是以形示义,形与义联系紧密。且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大多是一字一词。利用这些传统良族语言规律,引导学生分析字形,探求本义。
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语句中的“阳”,从阝从日,“阝”古作“阜”,指无石之山,会其意,太阳照射到的山的那一面即为“阳”,是山南之义。又如“华如华实之华者”,句中“华”,古字形上半部像花叶下垂形,会其意,本义为花,读作hua,是花的古字,而“花”是后起字。通过分析字形和词本义,让学生认识到汉字意寓象中,以形显义,以音别义,音形义紧密联系的文化特点。
其次,引导学生了解词义变化发展的规律,认识词语发展的特点,灵活理解文言词语。随着人类的进步,交流的广泛深入,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在不断丰富发展,表现在词汇方面,新词不断产生,一词多义也不断增加。
如“无物以相之”,句中“相”,从木从目,会其意,以目视木,本义为仔细看、察看。段玉裁“按,目接物日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日相,其交接而扶助者则为相瞽之相”。这句话告诉我们,由本义“察看”,引申出了另一意义——相互交接,又由“相互交接”进一步引申出“助、扶助义”,即“无物以相之”中“相”的含义。显然,“相”意义的发展,形象地揭示了人与物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接”的关系,揭示了由物到人、逐步深入的认识规律。
又如文中的“父”,古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为手拿棍棒教子女守规的人,是家长,即“父亲”,这是其本义。我们联想到“父严母慈”,“子不教,父之过”等古训,能体会到“父亲”这一称谓所蕴涵的重大责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父”为生身男性,如父称职,就是一位有才德的人,于是引申出了“男子美称尊称”义,读作fu。文中“安上平父”句,其“父”就是此义。通过探索词义引申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认识到词义相似延伸和关联延伸的特点,以及古人富于联想,形象思维丰富的文化特征。
第三,引导学生了解词语使用的规律(特别是活用),了解古人使用语言的习惯(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如文中“始舍于其址”中的“舍”,联想到“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再到今天现实生活中的“铁了心”的“铁”、“美尔雅”的“美”等等,去体会古人这种炼字炼句,重形象,重凝练,重表现力的文化传统,古为今用,去发现创造,不断丰富民族语言。
文章最后一段涉及到古人的称谓习惯,可引导学生去了解古人取名、字、号的习惯和讲究称谓的传统,认识先人们谦己尊人,关注他人权益,尊重他人尊严的美德,明了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传统的由来,也不无现实意义。
新的语文教育理论认为,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感性的积累,而不是理性的指导或机械的接受。在文言字词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探源寻根,了解源流关系,认识字词的使用及变化规律,既能给学生以更感性的信息,帮助他们准确地理解词句,又能让学生在接受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时,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鉴赏意象,感悟其中寄寓的民族文化积淀。
“美的内容,是通过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具体的形式,美的内容也就失去了从感情上打动人,感染人的力量。”(《美学基本原理》)
本文作者选择“明志”的客体对象是“洞”,“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遗憾的是,“险以远,则至者少”。这里的“洞”,实指的是自然景观山洞,洞深、洞险也是自然客观存在,“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是自然规律,只有不畏险远的人,才能见到“非常之观”,也是自然之理。有过观山游洞经历的人,都会有此认同。
作者正是选取这一浅近、形象又有共同情感经验基础的对象,自然贴切地借以传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游洞是如此,走人生的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漫漫人生路,其间的坎坷艰难,如同洞深洞险一样,只有不畏“险远”,坚持探索前进,才能到达人生的高峰,观赏到人生的“无限风光”。国家民族,人类社会,其发展进步,也同样如此。
文中的“洞”具有了两重性:一是自然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有形的景观,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和规律性;另一属性则是其人文性,是自然洞的人格化、社会化。“洞”成了人观照自身的参照,成为人们抒情言志的载体,它由具体走向了抽象,成为作品的意象,其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完善结合,构成了美的意境,传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借具体的形象传达思想情感,借自然观照人生社会的审美特征,体现了中国文学重形象,贵含蓄,讲蕴藉的传统特质,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民族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学表现手法和其他艺术表现手法最根本的审美特征。
自然人格化,情感对象化,借景抒情,托物明志。本文如此,走进中国文学的殿堂,也俯拾皆是。《诗经》中“关关雎鸠”这样唱过,刘兰芝焦仲卿“孔雀东南飞”这样徘徊过,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痛楚过,等等,都是这种传统技巧的展现。作家们这样实践了,历代的文论家如刘勰、钟嵘、朱熹等,也早就注意到了文艺创作要写物附意,引譬联类,因物喻志的特点,高度重视主观情志和客观事物的结合,重视思想情感要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来传达的道理。今天,这条古老的帆船,坚实依旧,将继续载着人们,在情思的海洋上,轻松自由的前行。但愿我们能引领学生,也能成功登上这条美丽的帆船。
三、关注作者,认识文人思想中潜藏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是有志之士的追求。《游褒禅山记》显露了王安石实践这一理想的痕迹,让我们听见了传统文人这种心律搏动的声音,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