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与文感

作者:胡义华




  有人说: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这是叶圣陶先生的“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和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观点的具体化。
  我以为,上述观点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很值得商榷。
  语感当然重要,因为“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但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这样说,容易使人认为:幼儿园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是培养语感,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是培养语感,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的也是培养语感,大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的还是培养语感。在我看来,大学语文老师可能不会被误导,因为这些话不是针对大学语文老师说的;幼儿园和小学语文老师可能也不会被误导,因为这些话对他们来说或许是真理,照着做错不了;但中学语文老师可能容易被误导,因为这样的话登载在中学语文老师经常浏览的刊物或网页上,好像就是对中学语文老师说的,且这样的话似乎“体现”了叶老和吕老两位前辈的语文教学思想,中学老师们不好不将它奉为圭臬。
  果真如此,那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说“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但众所周知,“我们的孩子和全世界其它所有民族的孩子一样,到六岁左右就基本上能掌握自己的母语了”,就能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了”——只要专业知识允许的话。也就是说,语感在学龄前便已基本形成。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1~3年级)与高年级(4~6年级)三个阶段大量听、说、读、写活动,又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语感,口语语感得以巩固,书面语感初步形成,为更复杂的言语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必备的前提条件。这样,如果还将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的”定为培养语感,就可能违背了叶圣陶和吕叔湘两位前辈的意思,是不顾中学和小学语文教学各自特点与任务的瞎胡闹或瞎指挥,只会在中学语文界造成教学思想的混乱及教学行为的无所适从。
  事实上,到了中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认字、组词、造句、小作文,而是要进行大量阅读,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规化人生。语文学习的基本单位已经不再是字、词、句,而是一篇篇很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古今中外的文章,语文学习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什么培养语感。而是如何借助已经形成的语感真正读懂每一篇文章。文章读不懂,提高素养、培养能力、促进发展等一切的一切便都无从谈起。所以我认为应引进一个与“语感”相对立的概念来概括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这个概念就是“文感”。
  什么是“文感”?它与“语感”有怎样的区别?
  顾名思义,“文感”就是对文章的感知,是在阅读活动中对整篇文章(而非个别词句)的感受、认知、判断、理解、领悟。这是一种“整体把握”的能力,是诸葛亮那样的“观其大略”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整体把握”概括了文感的本质特点,而敏捷性、准确性和深刻性是文感培养所追求的目标。
  “文感”和“语感”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感知的对象不同。语感的对象是语言,是语音、语义和语法。基本单位则是词,词的音、形、义及词的聚合关系与组合关系等;文感的对象是文章,是各种散文、小说、诗歌、剧本、传记、访谈、新闻等,是这些文章的思想内容、人文精神、文化内含及体裁结构等,其中对文章思想内容——对象、要点、主旨的感知是文感的核心任务或首要任务。
  ②形成的时间与条件不同。语感形成于学龄前,在小学阶段成熟并丰富,多次反复的言语实践是语感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文感在语感形成后才能形成,它萌芽于小学,形成于初中,成熟于高中(应该如此,但由于缺少有意识的训练,部分学校的中学生并未达到这一要求)。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文本阅读与生活经验、写作经验的积累是文感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③形成的途径不同。语感主要靠“习”得,从父母、亲人、伙伴处自然习得,小学老师的“教”对语感的形成起辅助作用。文感主要靠“学”得,中学老师的“教”对学生文感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④形成的心理机制不同。语感属于直觉思维,是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文感则属于逻辑思维,是对文章的理性认识,认识过程中常运用分析与综合、概括与阐释、判断与推理等思维方法。青少年形成文感重在理性分析。
  ⑤测量的标准不同。识字量、词汇量、及一篇文章中病句的多寡是测量语感的标准。阅读文本的速度、回答文本中有关问题的准确度、论述(时髦点可称为探究)文本中有关问题的广度与深度是测量文感的标准。
  虽然文感与语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感强则文感也强,语感弱则文感也弱,文感的敏捷性离不开语感的敏捷性,训练语感有利于增强文感;但文感毕竟不等于语感。由于语感在学龄前已经形成并在小学阶段成熟、丰富,叉由于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中学语文课本正是由一篇篇具体的文章构成的,故中学老师们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任,即必须训练学生的文感,使学生日后“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语)。
  培养学生的文感,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整个文本“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意以下七个问题。
  第一,要高度重视阅读量。“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大量阅读不仅是人们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不仅是丰富语感的需要,不仅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文感的最根本的途径。正因为如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阅读与鉴赏部分提出了这样一条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化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学生还没有达到这个量化要求。阅读量上不去,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二,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读本是阅读的客体,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老师不能以自己对文本内容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不要用自己的阅读结果阻断学生的阅读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方法的训导者,阅读能力的检测者,深入阅读的指引者。如果老师不重视学生本人自主的、原始的、富有个性的阅读,不让学生自己去

[2]